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龙潭遗址,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数百件石器,这些石器可追溯至60000至50000年前,帮助当时的神秘群体在恶劣环境中艰难求生。但究竟是谁制造了这些石器呢?新研究或将颠覆我们对石器时代人类起源的认知。
研究小组在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龙潭遗址,从淡红色粉砂质粘土中的两条沟渠里发现了这些石器。他们确定,其中许多工具都采用了被称为Quina的制作风格,这种风格通常被认为是尼安德特人的考古特征。而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指出,这种风格或复杂性在东亚此前从未被发现。
“龙潭遗址的发现极为重要,因为它将这种特殊传统(至少7000或8000公里)的记录带到了与传统上与技术文化综合体相关的地区之外。”该研究的合著者、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的戴维德·德尔皮亚诺表示。
尼安德特人在欧亚大陆漫游了约400000年,但在40000年前消失。然而,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遗骸曾出现在西伯利亚南部的阿尔泰山脉以东。
此前,尼安德特人的骨骼曾与Quina石器一起在西欧的几个地点被发现,包括法国西南部的La Quina遗址。Quina是众多与尼安德特人相关的石器风格之一,被考古学家称为Mousterian文化。
德尔皮亚诺表示,龙潭的这一前所未有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并提出了两种可能性:尼安德特人可能向东迁移并到达了现在的中国;或者另一种不同的古代人类制造的石器与这一时期欧洲制造的石器惊人地相似。
出土的工具包括用于加工兽皮或木材的刮刀、可能连接到木矛上的石尖,以及类似锯子的工具。在欧洲,尼安德特人曾在干旱和寒冷时期使用这些工具猎杀迁徙的动物群。
对龙潭古代花粉粒的分析显示,中国西南部的气候和环境与欧洲相似。然而,现场并未发现任何动物遗骸,因此尚不清楚当时的人类是否猎杀过类似的动物。
德尔皮亚诺表示,尼安德特人有可能最远到达了中国西南部,或者他们在自己的家乡遇到了其他人类物种,这种互动使他们的石器技术得以向东传播。来自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化石显示,尼安德特人大约在200000年前生活在那里,与被称为丹尼索瓦人的姊妹物种大致同时。
另一种合理解释是,曾以龙潭为家的古人类——可能是丹尼索瓦人或其他未知物种——分别开发了与尼安德特人相同风格的石器,以应对类似的恶劣环境。
然而,未参与研究的中国兰州大学教授张东菊表示,这两种假设都仅为推测,需要更具体的证据来了解谁制造了这些工具。纽约石溪大学人类学教授约翰·谢伊也表示,证明尼安德特人生活在现在的中国的唯一方法是找到尼安德特人化石。
“石器不是身份证,”谢伊说道。
这项新研究增加了一系列关于亚洲人类故事如何展开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自己的物种智人大规模抵达亚洲之前。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博士后研究员本·乌廷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扭转东亚和东南亚是文化“死水区”的说法,并证明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类在行为上同样动态和复杂。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