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车祸,三大智驾场景集体失效!

小米车祸引发热议,不得不说两句!

图片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做一点简单分析。

6 分钟前有提醒分心,此后没有提醒,说明驾驶员当时没有分心,不然应该一直有提醒。如果有分心不提醒,就是程序问题。

障碍提醒到发生事故只有 2 秒钟,对于人类来说,即使极限反应,也来不及做出合适动作。这时候,AEB 应该介入。

小米号称 135 公里时速 AEB 减速 70 公里,但是这次 116 时速,在 2 秒钟预期范围内,竟然 AEB 没有介入。所以 AEB 在该场景失效,值得怀疑!

如果说因为驾驶员接管打方向必然导致 AEB 不介入,那么就是 AEB 主程序逻辑问题,因为 AEB 的核心判断依据应该是当前速度、减速的加速度与障碍物的距离。

简单的说,AEB 介入的原则应该是,是否会导致车辆高速撞击事故,而不是谁在开车。

甩锅给驾驶员接管,不是 AEB 应该有的逻辑,

打方向盘是人类避障的本能,不应该成为阻止 AEB 介入的前提条件,而 2 秒的撞车预期,才是 AEB 提前介入的核心逻辑。

只要 AEB 提前介入,那么就可以在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前一秒减速,基本可以降低到 50 公里时速左右,这时候打方向盘也就不会是致命动作了。

这些都是事故当时的一些分析。

但是,这次事故还暴露出小米智驾更严重的问题,有两个:

1,事故路段道路标识和装置不识别

事故路段是施工路段,施工标识应该超过两公里,减速标识应该有多处。如果只有个别减速标识没识别,那么是识别概率问题,但是超过两公里的减速标识和限速标识都没识别,那就是功能失效。

116 的时速,在施工路段自动驾驶,还忽略一切道路标志,这程序到底谁写的?

路边、头顶,路面,立体范围内的所有减速、限速标识都错过了,而且把人工路障也都放过了,难道智驾就是只是高速行车,不顾一切?

2,事故路段地图限速不识别

如果只是识别标识标志有问题,那么还可以说传感器没有雷达,夜间光线阻碍了摄像头的功能。(光线不足还能启动自动驾驶?也是奇葩逻辑)

然而,如果采用了高精地图,地图上的限速就可以实时更新!

现在任何一个导航都可以做到识别施工路段,提醒谨慎驾驶,标注施工路段限行速度,但是小米智驾似乎不能读取施工路段的限速,依然以 116 时速狂奔。

地图数据是电子数据,不需要传感器识别,为什么会忽略?

总结一下

AEB 失效道路标识识别失效地图限速读取失效,如果一个功能失效是概率,那么三大功能一起失效,是什么?

只要提前减速,一切都可以避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