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北洋警务站:“三前调解工作法”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图片
组 7.png

奏响基层治理

和谐乐章


  溪北洋警务站

三前调解工作法

组 5.png
组 5.png

福安市公安局溪北洋警务站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路径,创新运用“三前调解工作法”,警务前移、阵地前移、服务前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站、矛盾不上交”,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图片














































调解时间靠前

抢占矛盾化解“先机”


溪北洋警务站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将调解工作关口前移,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信息收集前置:警务站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网络,充分发挥网格员、信息员作用,及时掌握辖区社情民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

图片

预警研判前移: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分析研判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化解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介入调解先行: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调解,避免矛盾升级激化。同时,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图片

2024年5月,在溪北洋新区某村,有两户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双方情绪激动,矛盾一触即发。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及时发现这一苗头,立即上报。警务站迅速启动“三前调解工作法”,民警第一时间介入,联合村委会、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解。通过耐心细致的法律讲解和情感疏导,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由于调解的及时,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地理位置靠前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溪北洋警务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调解工作阵地前移,将触角延伸,零距离服务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警务前移:警务站屯警街面,驻点办公,零距离服务群众,第一时间受理群众求助,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

图片

服务下沉:警务站定期组织民警深入社区、村居开展走访活动,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意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力量整合:溪北洋警务站积极整合辖区资源,联合司法所、村委会、社区等力量,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图片

2023年9月,在溪北洋新区某小区,居民因物业管理问题与物业公司发生冲突,双方僵持不下。警务站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启动“三前调解工作法”,民警5分钟赶到现场,联合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进行现场调解。民警先对双方进行劝解安抚,稳控情绪,再与物业公司和居民进行沟通协商。最终双方和解,物业公司承诺今后完善改进服务,居民也表示理解和支持,会及时缴纳物业费,社区恢复了和谐稳定。



纠纷回访靠前

巩固调解成果“后半篇文章”


溪北洋警务站坚持“案结事了、事心双解”的目标,将纠纷回访作为调解工作的重要环节,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矛盾反弹。

定期回访:溪北洋警务站对已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定期进行回访,了解当事人思想动态,督促协议履行情况,防止矛盾复发。

图片

重点回访:对涉及人数多、影响面广、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进行重点回访,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帮扶回访: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帮扶救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图片

2024年7月10日,溪北洋警务站民警在工作中了解到,肖先生早先在吴先生店里购买家电,总金额12200元,其中5200元还未支付。之后吴先生与肖先生在溪北洋环岛路遇见,双方发生口角。由于双方情绪激动,无法现场处理,民警就将两人带到警务站进行调解。后经司法确认,双方约定肖先生先偿还吴先生1200元,之后每个月偿还1000元,直至还清5200元。在此过程中,溪北洋警务站每月定期回访,于2024年12月,确认款项全部结清,此矛盾纠纷调处顺利结束。

图片

溪北洋警务站“三前调解工作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溪北洋警务站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三前调解工作法”,努力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贡献力量。

图片


供稿:溪潭派出所
编辑:王誉洁
校对:陈灵洁
审核:缪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