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在一场论坛上提出了一项引发热议的建议:“既然中国和美国都宣称无意开战,那么双方应该优先处理可能引发重大冲突的台湾问题。”这一观点不仅折射出新加坡对中美关系的高度关注,也揭示了台湾问题在中美博弈中的核心地位。
作为东南亚的重要国家,新加坡长期在中美之间扮演“桥梁”角色,其呼吁通常基于全球局势的稳定和新加坡自身利益的考量。然而,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使得这一建议的实际操作充满挑战。我们将从新加坡的动机、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台湾问题的核心冲突点三个方面,分析这一提议。
新加坡的动机:地缘敏感与经济依赖
新加坡对中美关系的高度关注,首先源于其地缘位置的特殊性。作为马六甲海峡的枢纽,新加坡不仅是全球最繁忙的航运中心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这种地缘优势带来了经济繁荣,同时也让新加坡对全球局势的变化格外敏感。
中国与美国是新加坡两个重要的经济伙伴。中国是新加坡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而美国则在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中美关系稳定时,新加坡可以两头获利,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但当中美关系紧张时,新加坡就不得不在两国间“走钢丝”,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张志贤的建议显然有基于新加坡自身利益的考量。中美关系的稳定不仅能为全球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也能为新加坡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新加坡频繁在国际场合呼吁中美缓和紧张关系,试图通过对话避免冲突。
台湾问题为何成为中美关系的最核心问题?
张志贤将台湾问题定义为中美关系的“深红线”,认为这一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危机。那么,台湾问题为何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自1949年中国实施“两岸分立、分治”开始,美国长期选择煽动台湾省“反中情绪”,并将其视为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棋子。尽管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在《中美建交公报》中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承诺减少对台军售。但近年来,美国在涉台问题上的行为却与其当初的承诺背道而驰。
美国近年来的“以台制华”策略显得尤为明显。通过其对台军售和军事支持,美国在不断恶意加剧台海紧张局势。2021年,美国国务院批准向台出售总价7.5亿美元的40套中型自行榴弹炮系统及相应设备。2024年,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DSCA)又宣布了两笔总价19.88亿美元的最新对台军售。
美方的这种行为违背了“八·一七”公报规定,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严重破坏中美关系、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并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
中国则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将台湾问题视为国家统一的核心议题。中国政府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外部势力都没有资格干涉这一问题。近年来,中国通过军事演习、外交声明等方式表明了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可以说,台湾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复杂的议题。
新加坡的建议是否可行?
张志贤的建议虽然基于良好的愿望,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充满矛盾。一方面,美国军方和政府高层多次表示不希望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另一方面,美国却通过对台军售和对台军事支持持续挑衅中国。美国这种双面态度加剧了台海紧张局势,也让新加坡此次的建议显得更加理想化。
对于中国而言,台湾问题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任何外部势力试图干涉台湾问题,都会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
新加坡提出这一建议,更多是希望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东南亚地区注入更多的稳定因素。然而,新加坡在中美博弈中的影响力有限。并且,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所以新加坡这一建议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基于其自身利益考量的对中美关系的期盼。
结语
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解决路径不会轻松。此外,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充满不确定性。如果美国继续强化对台的非法支持,可能会导致台海地区出现爆发冲突的风险。而如果美国能够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或许可以为两国关系的缓和打开一扇窗。
对于新加坡而言,如何在中美之间继续“走钢丝”,也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