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协议作废,俄乌互相攻击对方能源设施,乌克兰要倒打一耙吗

俄乌停火协议因双方互相攻击能源设施,再度面临挑战,乌克兰方面一边率先破坏停火协议,一边对俄罗斯进行指责,是要上演“倒打一耙”的戏码吗?

4月1日,俄罗斯国防部披露,3月31日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发起两轮袭击。当天清晨,一架乌克兰无人机向扎波罗热州新沃戈里耶夫卡的变电站投放至少四枚弹药,致使托克马科夫斯基区两个定居点陷入停电。与此同时,别尔哥罗德州斯莫罗季诺村的变电站也未能幸免,无人机的袭击导致一条高压线路中断,Grayvoronsky区1200多名居民供电受阻。

图片

事实上,早在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时,就提出暂停对俄乌能源基础设施攻击30天的倡议,乌克兰方面也表达了支持意向。

3月24日,俄罗斯和美国专家组于利雅得展开谈判,就禁止袭击能源设施达成协议,并由克里姆林宫公布了涵盖炼油厂、发电厂等在内的能源设施清单。然而,乌克兰武装部队并未遵守相关协议,3月31日的两轮袭击,率先打破了来之不易的停火局面。在乌克兰发动袭击的次日,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实施报复性打击。结果乌克兰承受不了了,立马四处指责俄罗斯破坏协议。

图片

4月1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安德烈·西比哈与立陶宛外交部长凯斯图西斯·布德里斯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称俄罗斯于当日清晨袭击了赫尔松市的发电设施,致使约4.5万名居民遭遇停电。西比哈强调,利雅得谈判后,俄乌美三方已就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达成协议,他强调3月31日的袭击,是报复行动,他宣称自3月25日起,乌克兰多个州的能源设施持续遭到俄罗斯袭击,当地军事部门证实,赫尔松州部分地区已停电,电力运输也受到一定影响。

回顾冲突历程,俄罗斯曾多次使用定点导弹和无人机打击乌克兰电网,而乌克兰则通过远程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3月11日,乌克兰与美国在吉达进行谈判,提出全面停火30天的提议,但遭到俄罗斯拒绝,俄方表示,除非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削弱其自卫能力,否则难以接受该提议。莫斯科方面称,自3月18日普京与特朗普通话后,俄方已单方面遵守能源停火协议。

图片

然而,对比俄乌双方的行动不难发现,在乌克兰于3月31日袭击俄罗斯能源设施后,俄罗斯国防部仅对该事件进行了通报,并未就赫尔松能源设施遭袭一事指责乌克兰。反观乌克兰,试图将责任推卸给俄罗斯,有倒打一耙的嫌疑!

当下,俄乌冲突因能源设施接连遭袭变得愈发严峻,俄乌停火协议面临巨大挑战,就连美媒也认为,特朗普一厢情愿的指望停火可能根本不现实,因为现在俄乌双方都不想停战,所以双方都私下破坏协议,至于到底是谁先撕毁协议,除了双方当事人,恐怕没有谁清楚,都在指责对方先破坏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