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贵州凯里:钉耙山“闹冲节”热度不减

最“燃”钉耙山,乡村振兴新图景。近日,作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白午街道石青村钉耙山“闹冲节”热度不减。这场极具民族特色的苗歌大赛和“斗牛士”篮球赛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让广大群众深切领略到民俗文化与传统体育竞技相互交融的魅力,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民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

图片

钉耙山“闹冲节”现场(凯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3月31日,春日的暖阳中,随着裁判一声哨响,一场充满民族特色的“斗牛士”篮球比赛在钉耙山激情开赛。运球、抢断、快攻……篮球场上,双方就展开了激烈争夺,不断引爆全场的热情,现场掌声与欢呼声不断。

“我是一名篮球爱好者,我们祖祖辈辈都有爱好篮球的传统,也涌现出了很多篮球明星,曾代表州、市到全国参赛。这是我们石青村钉耙山新建成的篮球场,我们也将传承和发展体育精神,在运动中传承民族文化,展现我们的精气神。”石青村篮球爱好者王小生说。

图片

“斗牛士”篮球赛现场(凯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钉耙山,位于凯里市西南15公里的白午街道石青村境内,主峰海拔1065米,山形酷似雄狮张口,前面有一座球状的小山,故有“雄狮戏宝”之誉。相传,古时候石青花寨有一个老农上山砍柴,拾得一银质钉耙,用以开垦田土,使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年年丰衣足食,“钉耙山”故而得名。

据悉,钉耙山苗族“闹冲节”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对歌、祈求丰收的日子。后来,节日内容逐渐丰富,苗歌、篮球、斗牛等比赛项目吸引周边县(市)5万余游客前来体验打卡。而将传统斗牛的勇猛精神与现代篮球的竞技魅力完美融合的“斗牛士”篮球赛成为整场活动的焦点,“抠翻倒地”“天亮文化”更是钉耙山“篮球文化”的代名词。

图片

热闹的钉耙山(凯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钉耙山“闹冲节”这一文化名片日益耀眼。2017年被列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6月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凯里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

为进一步擦亮“闹冲节”文化名片,去年6月,白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引导发动各方力量投身石青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企业赞助、村民集资和义务投工投劳等方式,修筑了一条2.2公里、宽3米的通组公路及一条300米长的上山阶梯步道,吸引更多的人到钉耙山体验“闹冲节”带来的独特文化魅力。

图片

钉耙山文化路(凯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石青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吴如海介绍,随着这条“文化路”“产业路”“致富路”的开通,石青村乡村振兴迈出了新步伐。该村目前建有食用菌基地1个,产出的香菇、冻菌等产量约33万余斤,产值约150万元,惠及村民20余户,带动就业20余人;同时,在市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种植的200余亩翠红李年产量约1万余斤,产值约2.5万元,加上持续开展的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农文旅体融合新路径。

目前,钉耙山“闹冲节”正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等多方面的赋能,全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我们街道将结合农文旅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深挖民族文化内涵,讲好民族文化故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通过‘体育+文化+旅游’的模式,全力打造‘斗牛士’篮球文化这张亮丽名片,扎实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凯里市白午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罗勇先 杨胜华)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