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战位风采|铆在战车上26载的“螺丝钉”

人物小传:

陈爱华,中部战区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一级军士长。入伍26年,担任装甲技师21年。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嘉奖13次,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被纳入战区陆军“能手型”士兵人才库,被集团军评为“装备管理先进个人”。

图片

燕山脚下,该旅一场坦克射击训练即将拉开战幕。像往常一样,装甲技师陈爱华正在检查装备,他俯身贴在坦克履带,指节敲在装甲板上,“传动箱第三组齿轮间隙不正常!”他猛地直起身,这位老兵再一次在装备出场前掐灭了故障的火星。

图片

1999年,陈爱华初入坦克连,面对复杂的装备图纸一度茫然。看着自己与身边战友逐渐拉开差距,他暗自和自己“较劲”,一有时间就拿着专业书籍,对每一个部件的构造进行研究,钻进坦克里一待就是大半天。凭着这股钻研劲,入伍仅5年的他就被抽调参加某车型试验试训,因表现优异,荣获个人首枚三等功奖章,并被评为"坦克驾驶特级能手"。

图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陈爱华用二十余载的钻研与磨砺诠释着这句话。腰椎间盘突出导致下肢麻木时,他忍痛坚持训练,带领车组将装卸电瓶时间从常规的12分钟压缩至1分46秒,这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图片

“驾驶员不仅要会开,更要会医!”是陈爱华常挂嘴边的话。前不久,该旅组织坦克驾驶训练,陈爱华出任首席教练员。训练中,陈爱华凭借一双“顺风耳”判断出一辆坦克电动机和主离合器出现故障,由于未见异常,大家充满质疑,在打开坦克装甲盖后,果然发现电动机和主离合器出现了问题。在场官兵不禁为陈爱华竖起大拇指。

图片

立身为峰,带兵成脉。陈爱华倾心“育苗带徒”,累计培养出200余名优秀驾驶员,数十人在上级比武、装备维修保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26载军旅,陈爱华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心无旁骛,一心精修,用一双巧手诠释着装甲技师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刘含 尤如彬 马犇 郑世恩



温馨提示



投稿请登录

中部战区党委机关网互联网媒体

投稿平台


图片


中部战区权威发布
刊期:第2574期

编辑:贾兴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