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山东今年已有155处大中型灌区陆续启动春灌,累计引水21.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000万亩

4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解读2025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会上,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肖红介绍了水利部门在聚焦山东灌区改造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图片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灌区覆盖区域与一般耕地相比,在灌溉水源供给、调度、配置等方面有更高的保障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战场。目前,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管理的476处大中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近六成,贡献了近七成的粮食产量。近年来,我省各级水利部门在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配套完善工程体系,有效增加灌溉面积。持续开展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对骨干渠系实施节水衬砌改造,配套水闸、渡槽等建筑物,完善信息化管理设施,构建起“引蓄提结合、输配用高效”的灌排体系。“十四五”以来,全省共实施72处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4亿元,其中省级及以上投资占比80%以上,共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0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3.73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0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可以说,大中型灌区为全省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发挥了重要“压舱石”作用。

强化灌区运行管理,全力保障春灌供水。春灌是土地越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对促进农作物生长、保障夏粮丰产丰收至关重要。各级水利部门对春灌工作早动员、早部署,提前完成灌区渠道维护2100余公里,清淤疏浚土方1050万立方米,检修建筑物2900余座,保障了渠系畅通、运行安全。我们督促指导大中型灌区科学制定春灌计划,计划引水42.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5400万亩。自2月份启动春灌以来,各地抢抓水利工程蓄水较多、黄河来水量较大的有利时机,统筹安排用水时序,科学组织引水蓄水,目前已有155处大中型灌区陆续启动春灌,累计引水21.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000万亩,整个春灌工作预计5月底结束。

改革科技双轨并进,大力发展农业节水。重点抓好4处国家级和15处省级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全面建立“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大田作物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亩均节水40立方米以上。齐河、宁津等地通过水权交易实现节水变现,扩大了灌区经费来源。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组织6处灌区开展数字孪生先行先试,已建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和业务应用平台,助力今年春灌配水效率提升10%以上。

下一步,山东将锚定“设施规范、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要求,持续推进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改善灌溉条件,加快构建农业节水制度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高水平“齐鲁粮仓”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记者:李焜染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