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春在五行中属木,而肝也属木,因而春气通肝,故春季实为养肝最佳时节。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趁势养肝可避免暑季之阴虚,但若过于补肝又会造成肝火过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则易伤肝。
有些父母可能还会观察到,在春季,孩子的脾气变大了,动不动就生气、哭闹、不开心。按照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来看,这其实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因为春天正是人体肝气生发的时候,肝气在春天生发旺盛,同时孩子五脏的生理特性本身就是“肝常有余”,这种“肝常有余”的生理特性其实是为了推动孩子每日不断地生长发育,是符合孩子的需要的。但是当春天来临,“肝常有余”的内因,加上“天人相应”的外因,就会导致孩子体内肝气偏盛,如果偏盛的肝气没有办法得到疏泄,就会形成肝火。
疏肝妙法:动起来
中医学理论中,肝气的特性是要向上、向外发散的。所以最好的疏肝方法就是让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户外是开放的空间,有利于肝气的条达,宝宝的心情会很自然地变得舒畅。
孩子只要户外运动时间充足,肝气自然就会舒畅,也就不会乱发脾气了。
养肝妙法:睡饱觉
在中医学理论中,肝还有另外一个生理作用,就是肝主藏血。具体则是指肝具有储藏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内储藏血液可以濡养自身,制约肝的阳气升腾,防止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
在春天的时候尤其要注重让孩子早睡,并且让孩子睡到自然醒,避免用闹钟或者人为地叫醒孩子。对于睡眠障碍的孩子排除器质性原因,可给予促生长、助睡眠的中药贴敷。
小儿推拿
家长除了使用疏肝和养肝的妙法给孩子的日常生活做些调整外,还可以使用小儿推拿,帮助调理孩子的肝气,预防肝火内生:逆运内八卦、平肝、揉太
春天吃什么养肝?
多吃绿色蔬菜:
菠菜、荠菜、芹菜、芦笋中医认为“青色入肝”,这几种绿色蔬菜富含叶绿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疏肝气、清肝火;另外西兰花、羽衣甘蓝,富含硫化合物,有助于肝脏解毒,也可以适当吃些。
多吃酸甜味水果:
中医认为酸味入肝,所以多吃酸味水果补肝。例如草莓、蓝莓、柠檬,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减轻肝脏氧化压力。山楂、乌梅,可柔肝敛阴,缓解春季肝阳过旺。
平时可以用枸杞,红枣泡水喝。枸杞滋补肝肾红枣补气血,两者搭配可以平衡肝血,春季养肝需避免油腻辛辣,如油炸食品、火锅等加重肝脏代谢负担。
如果发现宝宝有脾气大、睡眠差、食欲差、大便不调等方面困扰,请网上预约西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前来就诊,寻求中西医结合科医生的专业帮助。
郭靖宁
中西医结合科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慢病专委会委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9年余。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常见病: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小儿咳嗽病、肺炎、哮喘、慢性咳嗽、小儿便秘、小儿厌食、小儿紫癜病、遗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荨麻疹、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文字:中西医结合科 郭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