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城亚丁旁的无人区,我们建成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 何会海

AI划重点 · 全文约4665字,阅读需14分钟

1.中国在稻城亚丁旁的无人区建成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2.LHAASO的选址过程历时6年,最终选定在四川稻城海子山,海拔4410米。

3.为此,研究人员采用了创新性的“小白兔”时间测量技术,实现了0.2纳秒的精度。

4.自2019年起,LHAASO的1/4阵列和1/2阵列先后投入运行,2021年整个阵列建设完毕。

5.目前,LHAASO已发现12个超高能伽马射线源,观测到人类历史上发现的最亮伽马射线暴GRB221009A。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15年的时间里,
我们就像养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天天看着“拉索”长大。

何会海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格致论道第117期 | 2025年1月18日 北京

大家好,我是何会海。我来自河北昌黎,一个小县城。我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物理,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不顾师长们的反对,毅然考取了北大物理系。我在北大物理系经受了好多年残酷的智商碾压后,最后进入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图片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高能物理研究所是做粒子物理的,中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就诞生在这里。它用加速器把粒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然后让它们对撞,就可以撞出微观世界的奥秘。

图片
 
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加速器大概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那之前科学家是怎样获取高能粒子的呢?答案就是宇宙线,也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图片
 
在1912年的时候,奥地利有一个科学家叫做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他乘坐气球上升到5000米的高空,这种行为在那时候是非常危险的。不过,他发现了来自太阳系之外的一种能量非常高的微观粒子,于是就把它命名为宇宙线,从此打开了粒子物理学的大门,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宇宙线的能量非常高,最高能量的宇宙线比我们人类加速器能加速到的最高能量还要高3000万倍。那么,宇宙加速器是怎么把粒子加速到这么高能量的呢?这个问题经过了100多年,科学家还没有搞明白。所以宇宙线的起源就成为一个“世纪之谜”,是我们21世纪十一大科学难题之一。

图片
 
宇宙线来自遥远的宇宙,它携带了我们宇宙起源以及高能天体演化的信息,因此也叫做“物质信使”,是我们研究暗物质等新物理最好的利器。

图片
 
虽然宇宙线这么重要,但是探测宇宙线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的大气对宇宙线是不透明的,你要测量宇宙线就得跳出大气层,到卫星或者空间站上面去测量。

但是,随着你想要寻找的宇宙线能量的升高,粒子的数目会急剧地下降,最高能量的宇宙线每平方公里100年才会有一个。你用卫星或者去空间站上花很多年,都接不到足够的宇宙线用于科学研究,那怎么办呢?

好在宇宙线轰击大气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次级高能粒子。这些高能粒子打到地面上来,会在亿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形成一场粒子雨。通过测量这些次级粒子,就可以实现对原初粒子的探测。而这种测量一般会在高山上进行,探测的场所就是高山宇宙线观测站。

图片
 
我们中国的宇宙线研究历史非常悠久。在1954年的时候,先辈们就在海拔3220米的云南落雪山建了我们中国的第一个高山宇宙线观测站。之后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又在很多地方展开了宇宙线的研究。这里面最有名的是位于海拔5100米的西藏甘巴拉山的观测站,还有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

图片
▲河北兴隆
中国的第一台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1989)

我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先是在当时的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做大气切伦科夫的研究,一做就是10年。我们这个望远镜直径1.5米,焦平面上只有1个光电倍增管。那当时世界上的同类望远镜有多大呢?直径10米,在焦平面上有1000个左右的光电倍增管。这个落后的程度可想而知。
 
图片
▲中意合作ARGO-YBJ实验(1998-2013)

接下来的10年,我们到了西藏羊八井做ARGO-YBJ实验。这个实验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全覆盖地毯式高海拔地面粒子阵列,已经很先进了,但是它的核心技术是别人的。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终于有一天,我们有条件去建设我们自己的探测器了,于是就瞄准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难题。
 
图片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LHAASO(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

我们在2008年提出了建设一平方公里这么大、世界领先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它的英文缩写是LHAASO,大家都习惯叫它“拉索”。

为拉索挑一个家
已完成:20% //////////

想要建一个站,首先要去做选址。拉索的选址有很多要求,比方说要位于4000-5000米的海拔高度之间,还要有一块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的平地,四周不能有遮挡,同时附近要有机场、有公路、有光纤、有医院等设施。即便是在我们中国,要去寻找这样的一个地方也并不容易。

图片
 
我们大概花了6年的时间,在4个省的5个地方做选址的踏勘。很自豪地讲,我是我们团队里面唯一一个踏勘过所有5个站址的人,我还是唯一一个独身去闯世界屋脊上的西藏阿里的成员。

但是我不会开车,我还晕车。在青海玉树的时候,我遭遇了人生中一次很严重的晕车,再加上高反,那真的是非常“美妙”的体验,让你这辈子都不会再想去体验了。

在云南香格里拉选址的时候,有一天我们一大早就坐车去到山脚下,然后徒步爬山。爬过一座小山之后,在山的那边跟马队会合,再骑马上山。

给我牵马的是一个藏族的小男孩,他一路上都在跟我说:“大哥,我这个马才两岁,它还是个孩子,走山路很累的,高海拔缺氧,上坡的时候你能不能不骑它?”

我一想,上坡的时候不骑它,那我要它干嘛啊?但是我这人脸皮比较薄,又不好意思说,所以就在上坡的时候一直自己走。实在不行的时候,我就赖在马上不下来了。

最后我们爬到了山顶,人困马乏,又饿又渴,再加上高反,本来就难受。再往山上一看,满眼的都是细雨蒙蒙、一片迷茫的样子,1平方公里内的场地上山峦起伏,海拔落差最高有150米,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在这样的地方,将来怎么去建观测站呢?

图片
 
所以后来,我们就把站址锁定在了四川稻城海子山。这个地方离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大概只有10公里,离最近的公路只有100多米。这个场地也非常平整,整个1平方公里内的海拔落差大概只有35米。
 
图片

稻城的亚丁景区非常漂亮,而且世界有名。但是当时拉索的站址是人迹罕至的无人区。

图片
 
这个站址里面怪石嶙峋,什么样的石头都有,房子这么大的石头到处都是,各种各样。这张图我特别喜欢,你们看像不像一个小老鼠?特别可爱,这是我自己从各种角度照的。

图片
 
这张看着像什么?是不是有点像蝠鲼?但是现在这个石头已经没有了。
 
图片

在夏天的时候,很多高海拔地区独有的奇花异草在这里竞相开放,真的非常漂亮。也有小动物们到我们这个站址来,晚上你还会听到狼嚎。

图片

 

这只小狐狸基本上已经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只野猪是隔壁家的,我叫它彭彭,偶尔也会来拜访。
 
图片

这是我拍的一个民宿,真的是人间仙境的感觉。

必先利其器
已完成:40% //////////

在选址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预先研究。

图片
▲从左到右:北京、西藏羊八井、四川稻城

这个流程一般是我们先在北京的高能所做原理性的样机研究,然后到西藏羊八井去做长时间的实地测试,然后再到实际站址海子山去做验证。

我们有一个缪子探测器,就是去测量缪子(μ子)的。在我们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每一分钟都会有一个缪子穿过你的身体。所以在座的各位现在就沐浴在缪子雨当中。
 

图片


这个探测器中间的主体是一个直径7米、高1.2米的袋子,里面充满了超纯水。超纯水是纯得不能再纯的氢二氧一,什么杂质都没有。这个水放了20年之后还可以喝,甚至比我们的纯净水还要好很多。但是,我们要保证这个水在高海拔地区不结冰。高海拔地区的常年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的时候能够达到-30℃,你怎么保证它不结冰呢?很简单,去加热就可以了。

但是,我们的缪子探测器有1188个,加在一块就有5万吨超纯水,在20年的时间里会产生一大笔运行费,我们舍不得花这个钱。

于是,我们就把缪子探测器下沉到一定的深度,让它处在一个温度零上的环境里,这样再加保温的成本就低很多了。
 
图片

当时提出了这个设计之后,我们就在西藏的羊八井去做这个实验。这些塑料大棚其实不是给人用的,而是给探测器保温的。

但是后来我们把站址选在了稻城,稻城的土壤含水率又比羊八井高很多,这点对于保温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于是我们又更改了设计,在稻城又做了几年的测试。整个缪子探测器测试大概就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

当然,你要做一个世界上最好的探测器,肯定需要有一些创新性的技术在里边。我们在一平方公里的场地上有6000多个探测器,每个探测器上都有一块表,要去把这6000多块表同步对好,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南昌开会,讲完之后有一位老师找到我说,他们在做一个叫做“小白兔”的技术,问我需要不需要。我当时就说这个东西太好了,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

图片
 
为什么叫小白兔呢?因为《爱丽丝漫游仙境奇遇记》里面的兔子先生身上老戴着一块表,时间对它很重要。而对我们拉索来说,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当时这套技术能够实现1纳秒的精度,也就是1秒的十亿分之一,但是我们的要求要比这个还要高。

我们团队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最后实现了0.2纳秒,精度是之前的5倍,现在很多对时间要求高的实验都在用我们这套“小白兔”的技术。

辣叟为拉索巡山
已完成:60% //////////

万事俱备,开工建设,我们这样一个科研团队立马华丽变身成一个工程建设团队。

图片
 
从北京到成都再到稻城这条航线基本上成了我们的专线。

图片
 
我是比较喜欢吃辣子,所以号称“辣叟”。我每个月要去上一次山。我在高原上缺氧的时候脑子会变笨,但是运动的时候大脑供氧就会比较充足,所以我喜欢在场地上走来走去的,就像《大王叫我来巡山》里面的小妖。这么多年,我把场地的每个角落都走遍了,自称“辣叟”巡山。

给大家看一些我们建设期的照片。

图片
 
在2017年,我们场地实现了“四通一平”,大概是这样的。

图片
 
到了2018年探测器进场,中间是一个水池子。
 
图片

为了早出成果,我们这个探测器采用了边建设、边运行的方针。于是在2019年,1/4阵列和1/2阵列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

图片
 
在2020年,3/4的阵列就投入运行了。

图片
 
到2021年,我们整个阵列就已经建设完毕,全部投入运行了。这张照片非常漂亮,可以看到4种探测器组成了3大阵列。

图片
▲缪子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

中间的一个个大土包就是缪子探测器,那个绿色的叫做闪烁体探测器。我们有1188个缪子探测器,5216个闪烁体探测器。

图片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

这是中间大水池的照片,有3.5个“水立方”加在一块儿那么大,一共有三个水池,这是其中的一个水池。

图片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

这是另一个水池的照片,非常漂亮,但现在再也看不到了。为什么呢?因为灌上4.5米深的水之后,再也没办法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了。

图片
▲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

场地中间还有18台切伦科夫望远镜,它们就像眼睛一样看着带电粒子穿过大气。

宇宙中最耀眼的烟花
已完成:70% //////////

拉索刚开始运行时,我们就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科学成果。

图片
 
我们发现了12个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可以说开启了人类观测超高能伽马射线天文的窗口。

图片
 
同时,我们看到了人类所看到的最高能量的光子。

图片
 
我们给宇宙拍了第一张最高能段的照片,我觉得很漂亮。只不过中间有两个窟窿,那是地球遮挡的效应引起的。

图片

当然我们也很幸运。我们开始观测不久,就捕捉到了人类历史上发现的最亮的一个伽马射线暴(Gamma Ray Burst,GRB)——GRB221009A(BOAT)。

图片
 
这是2022年10月9日发生的,我们把它叫做“宇宙最耀眼的烟花”。据此我们也得到了非常好的物理结果。

当然,拉索的结果不止这么多,我们有很多结果,还在不断地产生新的结果,每年你都会看到相关的报道。

15年养一个娃
已完成:80% //////////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拉索的照片。

图片
 
这张照片是新华社的一位大师拍的:在4400米的海拔上飞檐走壁。

图片
 
这张是在-27℃的屋顶上坐看牛郎织女星的浪漫。

图片
 
这张照片是一位工人在休息,这形象非常像罗丹的《思想者》。

图片
 
这张让我最能想起《雪山飞狐》里面的主题曲。

图片
 
在高海拔的地方呼吸一口,大概只能得到海平面50%的氧气,所以你很快就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就会产生高反头疼一系列的症状。但是我们的博士们还要抬着探测器,蹚过冰冷的小溪,爬上巨石,然后去工作,其艰苦程度其实是可想而知的。

图片
 
这些非常酷的照片都是我自己。
 
图片

这个图我把它取名叫两小无猜,是我跟一个同事在讨论问题。

图片
 
这是我吃了一口藏族的奶渣,真的是很酸爽。

图片
 
让我有点小骄傲的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我们还在中午举办海子山午饭学术沙龙。

从2008年开始预先研究,到2023年拉索最终通过国家的正式验收,15年的时间里,我们就像养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天天看着拉索长大。心中没有辛苦,有的只是一种幸福。这份辛苦付出,也恰恰来自内心的那一丝喜爱。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心中有星辰大海,处处是诗与远方。

谢谢大家!

- END -

文章和演讲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格致论道讲坛立场。

版权说明: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
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更多阅读



推荐资源





“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欢迎关注格致论道官网: self.org.cn,微信公众号: SELFtalks,微博: 格致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