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一技傍身。
近年来,县人社局坚持就业为本、人才优先,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发挥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增强企业职工技能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重点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等,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县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今,
我县高技能人才硕果累累,
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人、
“福建省技能大师”2人、
“福建省技术能手”3人、
“泉州市技能大师”21人、
“泉州市技术能手”33人、
“安溪县技能大师”45人、
“安溪县技术能手”称号214人;
获得“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8家、
“泉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10家。
点茶技法演示
产教融合育英才
随着现代消费观念的转变,茶饮市场蓬勃发展。新中式茶饮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创新的口感搭配,逐渐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热门饮品。瞄准这一市场趋势,近日,县人社局举办一场以“一技在手 就业不愁”为主题的新中式茶饮培训活动。
活动当天,县技能大师叶耀玲通过专业的教学和实践,帮助学员们掌握新中式茶饮的制作技艺,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开辟新途径。
县技能大师叶耀玲指导新中式茶饮的制作技艺
企业不仅是技能人才的使用主体,更是技能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的主阵地。“我县在八马茶业、安溪茶校等设立技能等级认定备案单位,面向茶叶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评茶师、茶艺师等技能等级认定;在安溪华侨职校建立市级产业实训基地,主要面向家居工艺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安溪竹藤编等不同工种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县人社局局长马向阳介绍,通过支持县域重点产业链企业和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引导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提高企业技能人才占比。
目前,
我县有安溪茶校等5家
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安溪艺校等4家
省级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考点。
2024年,
共开展技能等级认定2273人,
其中高级工以上1439人,
发放“见证补贴”1758人次、
补贴资金244.399万元。
与此同时,我县还积极开展“涌泉智汇·才聚清溪”交流分享会等主题沙龙系列活动,鼓励支持技能大师“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持续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安溪人才风采
以赛促学强本领
技能培训积蓄底蕴,技能竞赛释放潜能。在我县,各类技能竞赛轮番上演,已成为技能人才展示自我风采的大舞台。
“参加比赛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能更好地了解到市场的风向标。”全县首届米面制作(湖头米粉)技艺大赛金奖获得者苏春贵,获得“泉州市技术能手”称号,他表示,参加比赛是一次难得的展示自我、成长进步的机会,在与同行的交流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中,意识到自己的制作工艺还有很多创新的空间,将把比赛中所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运用到日常生产中。
像苏春贵一样,
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
技能人才不胜枚举。
去年9月,
首届“职业技能竞赛文化月”活动期间,
全县首届米面制作(湖头米粉)技艺大赛、
首届中医药综合技能大赛、
燃气行业、邮政行业等
10场竞赛相继开展,
吸引了众多技能人才踊跃参与。
经过激烈角逐,
13名优秀选手
凭借精湛技艺脱颖而出,
荣获“安溪县技术能手”称号。
在更高竞技舞台上,安溪选手同样表现亮眼。去年12月,福建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晋江开幕。我县精心组建一支实力强劲的安溪参赛队。这支由8个项目共20名选手组成的队伍,在省赛舞台上沉着应战、奋力拼搏。在省赛竞赛项目成绩前10名中,我县选手占据11个席位,尤其在茶艺师、化学实验室技术2个项目中勇夺铜牌(第三名),展现出我县技能人才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竞技水平。
面对产业升级新挑战,马向阳表示,将以系统思维谋划技能人才发展新路径,加强指导申报国家、省、市级人才项目,发挥各级技能大师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带徒”、技艺研修等培养制度,并申报泉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提升技能水平,激励技能人才成长,为茶产业、家居产业等特色产业输送更多能工巧匠。
编辑:李霜茹
审核:一审|林坤源 二审|张毅 三审|谢永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