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科学伴飞育英才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携手甘肃小记者启新程

3月27日至29日,一场跨界联动、物理学大咖云集的科普互动活动,在甘肃、宁夏革命老区蓬勃展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甘肃省物理学会、甘肃省核学会、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携手甘肃新媒体集团奔流新闻、甘肃小记者共同推出的“科学伴飞计划”系列科学教育活动,在庆阳六所中学及宁夏盐池中学举行。与此同时,“甘肃小记者社会实践示范学校”在庆阳六所中学挂牌,校媒协同育人的新平台就此开启。

图片

图片

校园开启科学盛宴 物理学大咖云集

这场科普盛宴邀请到国内多位物理学专家学者,开讲物理学前沿科技,为庆阳、盐池的同学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与科学大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主讲专家有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原副院长宋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彦云、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勃、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贺鹏博、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博士生王力实。一场场科普视听盛宴,点燃了革命老区同学们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图片

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原副院长宋峰老师

曾十二次担任中国物理奥赛队领队、总教练的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原副院长宋峰老师在庆阳一中会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学科竞赛的精彩分享。宋教授首先分享了带领年轻学子们征战国际物理竞赛的难忘经历,每一枚奖牌背后,都有师生付出的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对于同学们关心的竞赛问题,宋峰教授一一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参与学科竞赛,不仅可以凭借获得的奖项拿到大学的“敲门砖”,更重要的是能显著拓展学生对学科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和时间掌控能力,铸造学生的坚定意志和迎难而上的品质,这些对于学习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趣讲物理学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兴趣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杨彦云研究员与庆阳一中和盐池中学的同学们分享了《探秘原子核反应:从原理到核科学的神奇应用》,杨老师讲,我们生活的世界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物质大小各异,且分层次、有结构,比如人体由器官构成,器官又由细胞组成。微观世界中,原子核充满奥秘,吸引着科学家探索。放射性核束物理是核物理前沿领域之一,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难寻、寿命短的核素。科学家从中发现了许多新奇现象,冲击着传统核物理理论。1896 年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此后核科学飞速发展。核能发电提供电能,医疗上借助放射性物质诊断、治疗疾病。未来,核科学将与多学科融合,在能源、医疗等领域持续造福人类。

图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彦云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贺鹏博研究员为盐池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国之重器”——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报告,用通俗的语言和动画的形式介绍了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科普的方式讲解了肿瘤的发生、诊断、治疗方式和重离子放疗的优势。同时,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离子放疗设备的分布情况,近物所重离子放疗设备的发展历程和产品推广,激起了在场同学的极大兴趣。

从生活到深空 互动精彩纷呈

在环县五中和庆化学校会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博士生王力实为同学们带来了《探索宇宙奥秘的神器—粒子加速器的前世今生》报告,王力实博士从生活实例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加速器,加速器的演变历程。他通过有趣的PPT演示,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了直线加速器、回旋加速器以及储存环加速器的基本原理。“加速器其实离我们并不陌生,比如食品包装封口就是用电子束加速器使胶水瞬间聚合,还有考古研究方面,用粒子加速器技术可用于分析文物年代及成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惊叹声,积极举手提问。

图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博士生王力实

“蘑菇除了涮火锅,还能用来干点啥?”这个讲座主题,着实引起环县四中会场在座同学极大的好奇心。敬裕辉同学向主讲人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勃教授提问“新型材料对于传统材料有什么优势?”李勃教授回应:“新型材料往往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比如,在环保方面,一些新型生物基材料可降解,对环境更加友好;在性能上,像纳米材料,强度高、重量轻,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以蘑菇为例,利用它的菌丝体可以制做出新型的环保包装材料,既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可谓一举两得。”敬裕辉恍然大悟,对新型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校媒联动 开启育人新平台

与此同时,“甘肃小记者社会实践示范学校”授牌仪式在庆阳一中、庆阳五中、环县一中、环县四中、环县五中、庆化中学等六所中学举行,授牌仪式现场交接牌匾,现场在座师生热情鼓掌,首批获得“甘肃小记者采访证”的同学们因新晋的小记者身份,激动不已,小记者们表示,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授牌后,甘肃小记者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导小记者们以媒体视野关注社会热点,启发自主探究,开展新闻采访、社会考察、文化研学、科技探索、互动体验等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延展小记者们的思维宽度。目前,“甘肃小记者社会实践示范学校”已经在甘肃省内百余所中小学校挂牌,为广大青少年打造培根铸魂、锤炼品德、启智润心的新平台。

图片

图片

此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新平台。当严谨的研究碰撞实践的激情,这既是科学精神的传承,更是创新人才的孵化。在这场科学与教育的双向奔赴中,同学们正以青春为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纪敏

图丨奔流新闻记者裴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加载中...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