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印象里,煎药是守着砂锅、手忙脚乱的体力活,让自己或家属忙个不停。但在康桥益大健康产业园的智慧中药房,煎药竟成了“高科技流水线作业”——系统自动接收医疗机构传过来的处方,机器自动配药,药材分装后精准加水、定时浸泡,煎煮过程主要由智能设备把控,煎药过程中的各项复杂步骤都能精准执行。
“以前自己煎药总怕火候不对,现在代煎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我们的智慧煎药可以实现90分钟完成,一方一煎,解决了医院、门诊部没有代煎药场地的问题,此外,有些人出差时,中药的携带也更为便利,除了免去自己煎药的手忙脚乱、家里有药味等问题。”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帆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这家智慧中药房服务已覆盖全市132家医疗机构,80%的配药流程由机器完成,每天接单三到四千方。
“怎么知道这包黄芪是甘肃产的还是内蒙古的?”面对这一“灵魂拷问”,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搬出了“秘密武器”——“中药安心达”小程序。孙帆告诉记者:“市民将收到中药后,可以通过随申办上的‘中药安心达’小程序,扫码查看代煎药的煎法、溯源,点击某个饮片后,你就可以看到饮片来自何处,可以说,从田头到床头,药材的‘前世今生’一目了然。”这相当于中药界的“电子身份证”,让市民们对中药喝起来更安心。
“连煎药车间的摄像头都接入了平台,万一有问题,随时调监控举证!我们对药品复核后会拍照存证,煎药后还有拍照存证,整个厂区有100多个摄像头。”工作人员介绍。而完成了煎药后,平台再通过智慧物流可以实现24小时内送达串者手中。
“为了提高物流配送的速度,我们合作的物流无须通过大型分拣平台,可以走药品配送绿色通道,更快捷地给到市民手上,而且这个配送服务老百姓是不需要付费的。”记者感受到,以前总觉得中药代煎很“玄乎”,参观下来后,喝起来踏实多了。
“上海代煎药是全国最早开始的,开始于2014年,目前,市民看中医结束后委托代煎药的比重已经超过60%,因此对上海而言代煎药的总量非常大。”孙帆介绍道。
活动当天,记者走进煎药车间参观,眼前的场景颠覆了记者对“煎药房”的想象:恒温控制的洁净车间、全自动清洗的浸泡桶、智能分装的流水线……“还以为进了实验室!”有市民调侃道。
更让人安心的,是严格的独立煎药流程,每份处方单独配药桶,煎煮后立刻高温清洗,且全链路配备了复核人员。“在家煎药哪能这么讲究?炒锅、汤勺混用是常有的事。”孙帆调侃道。
让老百姓看见过程,才能真正确立信任。从“用秤抓药”到“靠数据煎药”,随着智慧药房、溯源系统与“中药安心达”等智慧平台的普及,上海的中医药服务正用科技打破传统行业的痛点,传递出更多的安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