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落实全省扎实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战略,在绩溪“文化兴县”战略、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高品质文化强县、旅游名县的背景下,绩溪县文物部门依据《绩溪县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内容,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仿照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模式框架,在本单位“四普”阶段性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制定文旅资源分级标准,推进“文物+旅游”开发模式再延伸,以“文物热”带动“乡村兴”,让文化遗产成为留住历史根脉的有形容器。在实地普查中,综合考察不可移动文物的周边自然环境及人文旅游点位线路,基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存现状、历史、艺术、科学、教育及社会价值、活化利用前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修缮管理情况等多方面要素,按照评定规范细则分成Ⅰ、Ⅱ、Ⅲ 级。
在中正坊——白石鼓历史文化街区的实地调查中,普查小队根据建筑保存完整性、文物要素齐全性、历史延续性、可活化利用深度、交通通达度、与周边文物的联系等将三普点郑氏住宅评定为Ⅰ级;在调查新发现文物中,普查小队综合考察伏岭纹川廊桥的建筑体量、自然地理位置、保存状况、历史人文信息、与周边景区的衔接、交通通达程度等要素,评定为Ⅰ级。评定结果提交县文旅部门及相关乡镇,给予后续文物保护管理及活化利用工作以参考。
绩溪“四普”文旅资源分级模式秉承“文化兴县”理念,依据文物价值,划分层次梯队,分方向实现一体化开发和转化,创新文物活化利用方式,拓展文物利用空间区域,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相互赋能,为文物保护利用事业不断寻找活力和源泉,让文物场景和文物资源可持续地融入城乡建设中并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