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文体旅融合激活城市发展动能

李积萍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青海省委省政府聚焦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高效推进产业“四地”建设。西宁,作为省会城市,主动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聚焦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近年来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旅游品质等措施,正在逐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旅游体系。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生态”,但真正让生态旅游焕发持久魅力的,则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体育作为人类与自然互动的重要方式,更是为生态旅游注入了无限活力。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是优化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布局,全面提升生态旅游综合服务供给能力的必然趋势,西宁要扛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省会担当。

一、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目前,全国文体旅融合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纷纷探索创新模式,推动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巧妙融合文化、体育与旅游资源,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还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通过参与各类文体旅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一融合过程不仅打破了原有产业边界,更通过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共拓、品牌共建等核心要素,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经济形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价值链重构活跃。产业链交叉、渗透、重组,形成“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文化+体育”乃至“文化+体育+旅游”的新型价值链,产生“1+1>2”乃至“1+1+1>3”的叠加效应和放大效应。产业耦合联动加速。文体旅产业在空间上紧密相连,在速度上相互牵引,形成高度耦合联动的关系,提升了产业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强了竞争优势。创新驱动显著。通过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驱动,文体旅融合催生了众多新业态、新模式,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此外,一些地区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旅游市场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西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优势与基础

自然资源丰富。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别是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此外,西宁周边还拥有丰富的山地、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为开展户外运动和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西宁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努力打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这使得西宁的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新宜人的旅游环境。

文化底蕴深厚。西宁是河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汇聚了多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藏族、回族、汉族等多元文化交融的氛围。从古老的建筑风貌到传统的民俗艺术,从特色的美食佳肴到地道的方言俚语,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西宁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文化遗产为文体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例如“雪豹之都”“丁香之城”等,都已成为西宁的新名片。

体育赛事助力。近年来,西宁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西宁半程马拉松、“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等赛事活动。这些赛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不仅提升了西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赛旅游,带动了酒店、餐饮等行业的消费,提升了经济发展动能。

三、西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为了促进西宁文体旅融合发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与措施:支持跨界联合,构建文体旅融合发展主体阵营。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开展跨界合作,共同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通过跨界联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推动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立足西宁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文体旅产品。突出创意创新,推动文体旅的深层次融合。创意创新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加强创意创新点的挖掘和培育,尤其是在文体旅产品研发、形象塑造等方面要投入更多精力,提升赛事附加值。通过创意创新,可以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体旅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特质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强创意创新,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基础设施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还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强化宣传推广,提高西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宣传推广是提升西宁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渠道,加强对西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宣传和推广。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方式,提高西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本文系青海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环青海湖牧区生态社区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殷海燕;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