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说明年芯片圈生意好不好做,订单签的多不多,你看看KTV满员程度就知道了。
初创公司有新增但不多
和以前相比,参展的新面孔又多了很多,去年突然冒出来几十家半导体设备初创公司,零部件公司,材料公司各种各样啥都有。
当然E6馆的遥遥领先,要多火有多火,先按住后面讲我的感受。
讲道理,现在设备端特别是小尺寸的领域,竞争更加激烈,据我所知有些设备公司举步艰难,业绩上不去,营收做不起来,就更加难以拿到新一轮的投资,估计明年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公司了,有些公司注定是很难活下去的。
借用关老师的灵魂拷问:有新势力的加入固然是好事,但是行业真的需要这么多初创公司吗?
步日欣日总:行业不需要,但是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需要!
中国现在在成熟制程设备领域,已经做出不错的成果了,现在缺的是最高端的先进制程领域的技术,这方面依旧缺少优质供应商,请问这些初创公司谁能去攻坚最难的技术?
这些公司是否有这样的基础条件?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没有,那么这些初创公司的前路在哪里?成熟制程,以及小尺寸的蛋糕早被人瓜分了,你拿什么产品支撑起业务?
我在之前的长文里也提到这个问题,中国不是不投半导体,不投半导体设备了,只是不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项目了,未来主打方向是专攻高端的,国家所急缺的卡脖子的技术了。
所以未来可以预见的是行业大规模整合与洗牌出清。
重复造轮子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也是违反行业基本逻辑。
网民们彻底膨胀
重点来了,这次最大的看点,恐怕就是在E6馆的新XX,虽说股权结构上看是国资持有,但是圈内都懂,是深圳大哥搞的摊子,当然现在被网上一顿吹,全网都知道了!
2023年我还记得他们就在角落里小小一间,今年已经成为E6馆最大的展商,而且当天人巨多,里三圈外三圈,我根本挤不进去,新产品发布会上也听不清领导在说啥,反正总之很牛,别问,问就是最厉害,问就是遥遥领先。
图片来自我现场拍摄
这次他们展会上,一口气发布了从Epi外延,到Etcher刻蚀,以及CVD,ALD各种薄膜沉积设备,甚至还有量检测设备。
而且还用各种山命名,我看,好家伙,有好多山就在我现在隐居的旁边,什么黄山,三清山,武夷山,齐云山,离我都不远。作为一代爬山圣体,我都准备出浙西-皖南-赣东风景名胜区的游玩攻略了,来,各位给浙西-皖南-赣东这一大圈的景点弄个好玩的名字呗,回头发小红薯去。
这一系列的产品发布会,直接把网民整高潮了。
别说什么7nm,5nm的先进前道设备,甚至还有人说3nm的 Litho都做出来了,各位自己去BD平台看,多少自媒体全在说这些东西,而且评论区更加离谱。
有人说这属于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DS时刻。前一天还是北方华创与南方华创,第二天北方华创就变成旧凯来了!毕竟新王登基,你这老一代的不就是旧的了么!
甚至应材都叫美国凯来,东京电子都叫日本凯来!
你别说,应材现在叫美国凯来都不配好吧!
它现在发布的产品线比应材的还齐全,毕竟有些刻蚀设备比如高深宽比,高选择比刻蚀的特种刻蚀设备,应材还真没有,但是人家就是发布了,美国凯来看清楚了,我来教你怎么搞产品线!
网上吹的更是离谱,这新公司都管叫中国半导体宗门圣子,深圳大哥任何一块业务拆分出来一定是全球前三!
于是就变成拳打那乌拉,脚踢艾麦可,一屁股坐死老三的存在!
你让我写小说我都编不出来!
说到老三,我想说了,你没事干嘛跟它挤一在同一个E6馆里?还门对门,脸贴脸,这些可好了,你看人家新产品一发布,你家股价跟坐滑梯似的,这不是被人贴脸开大了么!
难道老三的SEMI积分不够吗?和老大,老二,混混N馆不行吗?老三的积分不够我是真不敢相信,这可是中国核心设备公司啊!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一般来讲SEMICON上N馆特别是N3,N4,N5都是核心公司馆,都是SEMI高积分的公司才有资格去的地方,所以我搞不明白,老三是积分不够吗?还是去抢位置的时候慢了半拍?干嘛去E6馆啊?
在缅A有时候只讲情绪共识,不跟你讲什么道理逻辑,别管什么共识,哪怕是傻X的共识,也是共识,有共识就是能涨。
你看看人家新莱应材,这名字一看就取很好的样子。
新莱应材,你稍微造个句,不就变成,新凯莱是中国应材吗?你看多应景,公司市值蹭蹭蹭的不就来了吗?
想想当年川大智胜,再想想远望谷,远远望着谷爱凌夺冠,这谷爱凌一夺冠,远望谷就板!
有时候大A就是这么神奇,我只怪自己底线太高,格局太小,想象力不够丰富,于是错失20厘米!
肠子悔青,大腿拍肿,祖训之看半导体不要有基本面洁癖,我天天挂嘴上,怎么关键时刻就给忘了呢!
回头一定得把半导体祖训写下来,裱好,挂墙上!
只能说,膨胀了,膨胀了,太TM膨胀了!这届网友可真有才,我自愧不如。
冷静的说了个事
玩归玩,闹归闹,无脑吹捧可不妙。我相信这也不是新XX公司的本意,但是这么大张旗鼓,也确实挺符合大家对他们公司一贯印象。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其实也没想明白,这场戏到底做给谁看?
众所周知,半导体设备是专用设备领域,客户就一种,各大晶圆制造企业。
那么各位觉得,新XX真正客户会这18万参观人群里吗?
答案是就算客户那边负责采购的主管真来了,也没必要去场馆里谈,隔壁酒店里租几个会议室,大家坐下来一聊不就完事了么。
你看美国凯来就是这么干的,作为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数一数二的大哥,人家在场馆里连个展位都没有,直接在隔壁酒店搞了几间会议室,结束。
各位要知道这是卖半导体设备,又不是卖手机,卖汽车,半导体设备是个纯to B端客户的生意,又不是to C端的,半导体设备生意根本就不需要公开场合去吆喝,而且公开场合使劲吆喝,就算真把喉咙喊破了,会有人来买吗?这有用吗?
设备好不好用,能不能用,到底是否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早就在客户的实验室里,试验线上就决定了,验证通过就是通过,没通过就是没通过,现场搞不搞发布会真的意义不大。
然后有权利签字给订单的,无非就是各大FAB厂厂长,管工艺验证流程的主管,管采购的总监,全中国可能就100人不到,你觉得他们这个档次的人会来场馆里现场听你讲新产品吗?
不会,所以我敢说这18万人流大潮里,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目标人群。
所以这场发布会到底是给谁看的?
有个哥们一语点醒了我,哥,有没有一种可能,造势是为了引入新股东战投?你还在那喊500亿,500亿的,有没一种可能这次搞完直接1200亿估值呢?
我还是留下了格局太小的悔恨泪水,是我草率了!
到底是不是重复造轮子?
对于这样的发布会,网上有两种声音:一、遥遥领先;二、PPT画饼。
说实话,到底是真有实力,还是假的瞎吹,跟我,跟各位看官老爷,跟各位去现场参观的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包括我在内,大家都不是目标客户,真正目标客户人群我说了就各大FAB厂各个领导与主管,可能全中国加一起也就100人。
他们才有资格决定到底能不能下订单,网上喊再凶,吹在再响有用吗?
难道他们给设备公司下订单前,会看DY评论区,还是看雪球上爆料?
有人会说,哥,我们普通人虽然离得远,但是我们也关心国产芯片行业啊,我们关心国家发展啊,我们也想知道真相啊!
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换一方向思考:
它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
因为现在不是2015,现在是2025,这十年间中国半导体设备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乌拉,艾麦可,老三,艾西母,海哥,葬的好,已经都成长起来,该覆盖的领域都覆盖了,都从简单的成熟制程的,小尺寸的设备,开始攻坚14nm以下的先进制程的设备了。
这个时候它跑出来也说自己搞一套,并且从刻蚀,沉积,到外延,量测,除了Litho,其他最重要的核心的前道设备全做?
我就非常吃惊,这是不信任那乌拉,不信任艾麦可,觉得他们曹丕老婆进菜园拔菜?
还是想证明自己,在高端领域能做到中国最好?
到底是真正的技术攻坚还是重复造轮子?
这个我也不好下断言,毕竟我不是FAB做验证的,我只是一个略懂行业的八卦小主播。
你非要问我的观点是什么?我到底怎么看待这个事。
我借用艾麦可董事长,在2023年无锡半导体装备大会上的那次发言。
他说:国内集成电路和设备产业“恶性竞争”的内卷
1、用各种方式,非法获得竞争者的商业机密,用反向解剖抄袭竞争者的产品设计,复制别人的产品。
2、企业既制造芯片,又开发设备,抄袭仿制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3、用50%,以至100%的高薪,挖别的公司的人才,搅乱人才市场。
4、不是靠产品的技术的先进和性能优越,而是靠降低价格,不惜亏本的恶性竞争。
5、为财务回报和地方的政绩,私募资金和政府基金盲目重复的投资,造成内卷和低成功率。
6、对于企业不一视同仁,靠关系,甚至通过利益输送获得商业机会。
7、离开公司时带走公司技术资料和商业机密,开发和原所在公司相同的技术和同类设备。
8、在员工入职时未签订有效和有限时间的竞业协议,员工离职后不按协议付员工补偿费用。
这话里话外已经说的够明白了,我只能说以我了解到信息来看。
对于这事,我就两句话,第一、造势,产品只是发布并没有获得太多FAB客户的认可,大张旗鼓可能为了下一轮融资;第二、重复造轮子的可能性挺大的。
最后是什么结果,一句话,让时间证明一切。
我在半导体行业看走眼的也挺少的。
最后广告时间,启哥的知识星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启哥仙人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