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大使面对面”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邹阿江
作为四川连锁超市的领头羊,成都红旗连锁品牌发展20余年以来,通过“商品+服务”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牢占成都市便利店龙头企业地位,门店总量达到3655家,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家门口的超市”。
创办于1997年的蓝润集团作为“四川品牌”的主力军,主营房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等多个行业领域,经多年来实干笃行,已成长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从社区街巷的温暖灯火到城市天际的璀璨地标,如何让扎根市井的烟火气与激荡时代的创新力彼此成就?3月31日“2025超级品牌节”活动上,成都红旗连锁总经理曹世如和蓝润集团党委书记、首席品牌官罗云燕莅临现场,一个是从业20年品牌管理的“场景革命派”,一个是有着“超市女王”之称的“实体坚守者”,两位品牌大使围绕巴蜀品牌的培育与破圈之道,开启了一场振奋人心的思想碰撞,向在场观众分享了本土品牌守正创新的实践智慧。
曹世如
论品牌建设:
遵循长期主义
“有定力也要有改变”
作为经历风雨数十载的企业家,曹世如见过无数企业的消亡与兴起,谈及品牌与企业的关系,她强调:“品牌是助力企业长足发展的核心。”一个企业要足够重视品牌,不断给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持续创造最好的价值。
罗云燕则认为,品牌是企业的窗口与镜子。企业通过品牌之窗,向外界传递“我是谁”“未来想成为谁”“计划如何做”;同时,借助品牌这一抓手,获取外界对品牌的理解、认知与评价,并将这些反馈给企业,助力其调整与提升。
罗云燕
由此,她强调企业文化和品牌打造的互生关系,“企业需要打开品牌之窗,擦亮品牌之镜。”
而一个传统企业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保持品牌长久不朽的生命力?应当做到哪些“变与不变”?作为从业20年的品牌管理者,罗云燕给出了她的思考:品牌建设遵循长期主义,需要有长足发展的定力,但并不意味着它绝对不会改变。
她以大家熟悉的星巴克为例,从成立初期做咖啡经营,到逐渐增添茶饮选项和更多周边产品的加入,星巴克数十年来紧跟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品牌战略和经营策略。
“品牌大使面对面”现场
谈品牌转型:
大力拥抱人工智能
“不要等风来要迎风上”
红旗连锁用二十年光阴在街巷阡陌间写就民生品牌的散文诗,蓝润集团则以实业为锚在城乡发展中挥毫民生墨笔。当元宇宙开始解构传统叙事,作为品牌执笔人,当如何应对变局?
“我们要拥抱新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眼见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产业转型为企业创新释放出巨大空间,罗云燕当下对这句话的感悟尤其深刻。她谈到,传统企业和新兴的产业相比,缺少了起点的优势,所以传统企业不能去等风来,要迎风而上。企业应当积极将AI、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贯穿产品生产到产品应用端。
“从品牌来看,创新天生就是有关注度的,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新理念的推出,必然会成为备受关注的品牌推广话题。”
活动现场
而人工智能同样在重塑零售行业的未来。曹世如介绍,目前红旗连锁正借助新时代AI的浪潮,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有三千多家店,报表一两天就出来了,完全进入了数字化管理。”
不仅如此,她透露,为加速技术创新,公司正在进行机器人无人售货系统的研发与创新,通过与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整合AI视觉识别、智能路径规划等核心技术,打造兼具灵活性与商业价值的智能零售解决方案,近期公司正在与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夜间售货机器人。“计划在今年5月下线,请大家尽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