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五华区市场监管局2025年春季食用鲜花安全提示

五华区市场监管局2025年
春季食用鲜花安全提示


一、风险警示:鲜花食用需谨慎

春季是食用鲜花的高发期,但鲜花易腐烂变质、成分复杂,且存在误食有毒品种的风险。五华区市场监管局结合近年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提醒:警惕“养生”误导,部分鲜花(如车前草、蒲公英、鱼腥草)虽有一定药用价值,但过量食用可能引发健康问题。例如:车前草过量易致抽搐,蒲公英、鱼腥草可能加重胃寒者症状;大白花(白杜鹃)含生物碱,误食或加工不当会导致头晕、呕吐,甚至呼吸衰竭。严格区分食用与观赏花卉,公园、路边或花卉市场售卖的观赏花(如玫瑰、百合)不可食用,其花粉、农药残留等可能引发过敏或中毒。


二、科学选购,从源头降低风险

(一)选择正规渠道

优先通过农贸市场、超市或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购买食用鲜花,保留购物凭证。警惕流动摊贩售卖或来源不明的“野花”,避免因贪图便宜购买到有毒品种。


(二)掌握识别技巧

观察外观:可食用鲜花通常色泽自然、无霉斑,花瓣完整无破损。

闻气味:异味明显(如刺鼻化学气味)或散发腐败气味的鲜花不可购买。

问品种:要求商家提供可食用证明或品种说明,避免误购有毒品种(如白杜鹃与大白花易混淆)。


三、规范加工,确保食用安全

彻底清洗,鲜花需用流水冲洗3-5分钟,去除表面灰尘及农药残留,尤其注意花瓣褶皱处。

科学烹饪,大白花等需焯水3-5分钟以去除毒素,且不可过量食用;其他鲜花建议蒸煮或炒制,避免生食或凉拌。

控制摄入量,初次食用者建议少量尝试,过敏体质、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


春季食用鲜花需兼顾美味与安全,五华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监管,也呼吁广大市民提高风险意识,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记住:不采食不明品种、不轻信养生功效、不群体性食用鲜花,筑牢健康防线。


来源 |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 | 李星诺

编审 | 孙啸武  崔志超

终审 | 卢婵  姜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