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1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线上看展 | 踏着春光来看展,寻找你心目中的胡同!

图片


四月的风掠过京城巷陌,垂丝海棠斜倚斑驳院墙,青砖灰瓦间光影流转,仿佛每一片砖瓦都藏着未启封的故事,当艺术家的目光穿过时光,凝固的岁月在艺术中流淌成河。


2024年12月,国家大剧院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推出“古城之忆——北京的胡同主题艺术作品展”。作为近年来规模较大的胡同专题展,三个月展期吸引了12.6万人次观展,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在展览结束后,应广大观众的热烈要求,我们从原有展品中精选佳作继而推出本次“古城印象——北京的胡同主题艺术作品展”,期望让胡同文化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艺术家是时代的记录者,艺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写照。一代代艺术家们生于斯、长于斯,居于斯、业于斯,以胡同为主题留下了许多艺术佳作。在老一辈艺术家眼中,北京胡同带着时代生活的印记,留下往日时光,洋溢出温暖的色泽。他们的作品历经岁月沉淀,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和艺术价值,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昔日北京的风貌。



艺术家任之玉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油画家,在1983年创作的《古楼大街》中以斜线构图的动态平衡、柔和色调的沉浸感,以及对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构建出兼具视觉美感与文化内涵的画面。作品描绘的是鼓楼西大街附近场景,正在行驶的红白相间的公交车、马路中间的红色路灯仿佛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使绘画成为时代记忆的载体。


图片

任之玉《古楼斜街》 

布面油画 45x63cm

1983



九十七岁高龄的张文新是我国杰出油画家的代表,他的作品格调清新、韵趣盎然、情感质朴动人。作品温暖的雪描绘了雪后胡同里一位老者载着老伴前行的温情场景,画面中人物动作细腻传神,胡同与房屋、汽车、树木等形成严谨的空间关系,覆雪枝桠的部分通过微妙的冷暖色调变化展现精湛的绘画技巧。这件作品是张先生听闻展览项目后专门为此创作,他以深厚的情怀抒发着对北京这座他工作和生活多年城市的热爱。


图片

张文新 《温暖的雪》

布面油画 64.5x53.5cm

2024



中青年艺术家群体经历了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他们用真挚的画笔记录胡同里的建筑景观与市井生活,既描绘了胡同古朴的面貌,也记录了胡同生活的变迁;既画出不同胡同与街区的特征,也画出胡同与城市的关系,将充满温度的故事娓娓道来。


艺术家杨澄所绘作品《秋日后海》,他面对后海的胡同感慨万千,往日承载北京人平凡生活的空间如今游人如梭、商铺林立。他采用俯视视角进行创作,尽可能多地囊括场景进入画面。在蓝色的天空下,一片片灰色的瓦顶上,几棵古老的大树中,仿佛能听到鸽哨的声音划过天空,表达出艺术家内心的喧嚣与乡愁。


图片

杨澄《秋日后海》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4


艺术家徐乙宁选择小百顺胡同作为写生创作对象,她用明快的色彩与独特的视角展示胡同一角。她在采风过程中深入胡同街巷,用画笔表达对这座城市的赞美和热爱。


图片

徐乙宁《小百顺胡同》

布面油画  50x140cm

2024



年轻学子眼中的胡同焕发着鲜活的生命力,他们的创作既有对传统绘画的继承,也有对新艺术媒介的尝试;既有对生活细节的描摹,也有对城市发展的思考。这种融合与创新的当代性艺术表达,为胡同注入了活力。


吴昆的作品《北京胡同印象》没有对胡同场景进行再现,而是通过解构与重组,将熟悉的元素转化为几何化的色块与线条,用层层叠加的色彩来表现胡同的光影变化:灰蓝的墙面象征老北京的沉静气质,暖黄色的光斑传递出温馨的日常感,而深色的阴影则隐喻了胡同中时间的深邃。他唤起观众对北京胡同的关注与共鸣,让人们重新感受它沉淀的历史、鲜活的当下。


图片

吴昆《北京胡同印象》

布面油画 80x100cm

2024


 作品赏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将持续至

2025年7月20日

前往音乐厅二层北侧空间

看装进画里的“古城印象”


图片

内容来源: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28
奇迹MU怀旧,1:1复刻端游,自动挂机自由交易,卓越+13随便爆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