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69

评论

100

24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华为战略眼光再次被验证,谷歌宣布“闭源”安卓,鸿蒙或成救命稻草?

AI划重点 · 全文约1602字,阅读需5分钟

1.谷歌于2025年3月27日宣布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全球依赖AOSP的厂商将面临技术依赖困境。

2.与此同时,华为鸿蒙系统凭借早先移除AOSP代码的战略布局,迅速崛起成为最大受益者。

3.由于谷歌闭源策略,国产手机厂商要么选择自研底层操作系统,要么继续使用谷歌提供的封闭打包代码,成本高昂且不确定。

4.鸿蒙系统在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份额达到19%,连续第四个季度领先苹果的iOS。

5.未来软件生态竞争或从单一安卓主导转向多极化格局,华为鸿蒙等国产系统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3月27日,谷歌正式宣布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AOSP),不再向全球开发者开放实时代码更新。

图片这一举动意味着安卓生态的“毛坯房”不再对外提供,全球依赖AOSP的厂商必须选择等待谷歌“打包发货”或自研底层代码,而后者的难度和成本无异于开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与此同时,华为鸿蒙系统凭借早已移除AOSP代码的战略布局迅速崛起,在这场中美科技博弈中成为最大受益者。

图片

谷歌的闭源动作为何引发全球震动?

鸿蒙的崛起是否能替代安卓生态?

谷歌终止开源安卓:断供与闭源的双重冲击

多年来,谷歌的AOSP为全球手机厂商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的解决方案。

厂商只需基于AOSP进行UI定制,就能快速推出具有差异化的操作系统。

然而,谷歌此番关闭AOSP,使得厂商失去了自由获取安卓底层代码的权利。

图片

未来,所有安卓更新将仅限谷歌内部开发,外部开发者只能被动等待代码“打包发货”,这使厂商陷入了技术依赖的困境。

国内手机市场受此变化的冲击尤为明显。

小米、OPPO、vivo等厂商的出货量占据中国手机市场80%以上,而这些品牌几乎都高度依赖AOSP。

如今面对闭源压力,国产厂商若想维持产品竞争力,要么选择自研底层操作系统,要么继续使用谷歌提供的封闭打包代码,而任何选择都伴随高额的成本与不确定性。

谷歌的闭源策略被认为是其财务战略的调整。

长期以来,安卓生态的免费开放模式并未给谷歌带来稳定的商业收益。

而作为竞争对手,苹果通过封闭生态的硬件与服务收费模式,打造了巨额利润。

图片

谷歌试图通过转向闭源,效仿苹果提高对生态系统的控制权,同时增加盈利渠道,但这一动作也给合作伙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华为鸿蒙的逆势崛起:从替代者到创新者

早在2024年,华为已经彻底移除鸿蒙系统中的AOSP代码,完成了全栈自研。

得益于分布式架构,鸿蒙不仅可以支持手机、平板等设备,还能在汽车、工业设备等多个领域共享算力。

鸿蒙的“全场景能力”让它从最初的“安卓替代品”成功转型为具有创新优势的操作系统。

数据是验证鸿蒙崛起的重要指标。

图片

2024年第四季度,鸿蒙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19%,鸿蒙操作系统连续第四个季度领先苹果的 iOS。

图片

同时,鸿蒙在工业和物联网领域的表现也抢眼。

不止于此,鸿蒙还吸引了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等超过20000个国家队应用接入,这进一步加速了其生态扩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鸿蒙的成功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

在亚非拉等新兴经济体中,鸿蒙与当地开发者的合作逐渐深入。

软件生态的“卡脖子”逻辑

谷歌关闭AOSP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美科技战的一部分。

从芯片到5G再到软件生态,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层层加码,试图通过底层技术卡脖子迫使中国科技产业停滞。

图片

谷歌的闭源策略正是芯片战逻辑的延续,其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安卓底层技术,进一步强化对全球生态的掌控。

然而,中国厂商的反应却显示出强大的韧性。

华为鸿蒙的快速崛起不仅打破了安卓生态的垄断,还为国产厂商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

小米、OPPO、vivo等厂商虽然短期内仍将依赖谷歌,但长期来看,鸿蒙的成功可能会促使他们加速研发自家底层操作系统或与鸿蒙形成技术联盟。

对消费者而言,操作系统的生态变革也在加速。

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在购买手机时优先选择鸿蒙系统设备,理由是“用鸿蒙不用担心被外国技术卡脖子”。

在深圳华强北,一些手机店铺甚至将“鸿蒙标签”作为营销亮点,吸引消费者注意。

图片

这种市场反馈进一步验证了国产系统的潜在吸引力。

结语

谷歌终止AOSP的决定在技术层面是一次开源与闭源的博弈,但在产业层面更是一场生存战。

在中美科技战的背景下,这场操作系统生态的变革不仅关乎厂商的商业策略,也关乎国家的科技主权。

华为鸿蒙的崛起既是对谷歌闭源策略的回应,也是国产厂商摆脱技术依赖的重要一步。

未来,随着全球市场对国产系统的接受度提高,软件生态的竞争或许会从单一的安卓主导转向多极化格局。

开源与闭源的争夺仍将继续,而最终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在创新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的企业。

参考信息:

证券时报 将终止开源安卓项目?谷歌回应!

澎湃新闻 崛起三十年:国产手机做对了什么?

观察者网 潘攻愚:鸿蒙系统与安卓彻底切割,未来胜算几何?

大洋网 热点观察:鸿蒙电脑5月发布 叠加“国补”红利鸿蒙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将更快提升

新华社 原生鸿蒙加力政企应用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