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7

评论

1

1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前乌军总司令爆料:北约国家遭俄袭击后仅保持沉默,还怪罪乌克兰

AI划重点 · 全文约1697字,阅读需5分钟

1.乌克兰驻英国大使、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爆料称,北约国家在俄罗斯挑衅时保持沉默,甚至掩盖事实。

2.他提到,罗马尼亚和波兰在乌克兰无人机坠落和导弹落入事件后,并未采取积极行动。

3.由于此,外界对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的可信度产生质疑,乌克兰与北约之间的信任危机加剧。

4.另一方面,东欧国家在面对俄罗斯挑衅时表现出矛盾心态,担忧冲突升级会让自己成为战场。

5.乌克兰对北约的期待逐渐变为失望,认为北约无法履行其“联合防御”的承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不仅改变了乌克兰的国家命运,也深刻影响了欧洲安全秩序。

2025年3月26日,乌克兰驻英国大使、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在公开场合的一番爆料,揭露了俄乌冲突期间北约在面对俄罗斯挑衅时的尴尬处境。

他提到,当无人机坠入罗马尼亚、导弹落入波兰等事件发生时,北约成员国并未按《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原则采取行动,反而选择沉默甚至掩盖。图片

这一现象引发了外界对北约集体防御条款可信度的广泛质疑,也凸显了乌克兰与北约之间的信任危机。

第五条款:历史承诺与现实质疑

北约第五条款曾被视作全球最坚固的集体防御条款,但在俄乌冲突期间,它的作用显得格外尴尬。

第五条规定,一旦北约成员国遭受武装攻击,其他成员将视其为对所有成员的攻击,共同采取行动。

图片

这一承诺的初衷是遏制苏联威胁,并在“冷战”中为成员国提供安全保障。

历史上,第五条曾在2001年“9·11”事件后正式启用,用于支持美国对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

而当前的俄乌冲突,让第五条款的实践显得与过去截然不同。

扎卢日内提到一件堪称典型的事件:两架疑似俄罗斯无人机坠入罗马尼亚领空,罗马尼亚不仅没有采取军事行动,反而请求乌克兰不要对外声张。

他甚至透露,罗马尼亚官员将事件归咎于乌克兰电子战干扰系统,试图将责任转移。

图片

这让扎卢日内十分愤怒:“你们有40架F-16战机,怎么不击落它们?”

这番言论直指北约国家在面对俄罗斯挑衅时的无所作为。

此外,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波兰。

俄乌冲突期间,一枚导弹落入波兰境内,北约成员国的第一反应并非针锋相对,而是紧急调查来源,最终确认导弹来自乌克兰。

这让西方国家“松了一口气”,随后选择低调处理。

图片

这种克制与沉默不仅让乌克兰倍感失望,也让外界质疑北约是否真正能履行“联合防御”的承诺。

东欧国家的矛盾心态与北约的裂痕

北约内部对俄乌冲突的态度表现出显著的分裂,尤其是东欧国家。

作为北约东翼的前线,波兰、罗马尼亚等国深受俄罗斯威胁,但同时也害怕冲突升级会让自己成为战场。

图片

这种担忧使得东欧国家在面对俄罗斯的挑衅时选择克制,避免激化矛盾。

罗马尼亚事件便是这种心理的典型体现。

尽管拥有F-16战机等先进装备,罗马尼亚宁愿掩盖事件也不愿采取反击行动,因为一旦冲突扩大,它可能首当其冲成为炮灰。

波兰的谨慎态度亦是如此。

当导弹落入波兰境内时,北约成员国的反应更像是“危机公关”,而非真正履行第五条的军事行动。

图片

这让外界感到,北约似乎正在失去过去的团结与信任。

乌克兰对北约:从期待到失望

乌克兰对北约的情感也因多次事件发生了微妙变化。

从最初希望获得北约的全面支持,到逐渐发现其成员国对俄乌冲突刻意保持距离,乌克兰对北约体系的信任在逐步瓦解。

扎卢日内的爆料显露出他对北约的失望情绪。

图片

他认为,东欧国家的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约的可信度,同时也让乌克兰感觉自己被孤立。

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愿望一直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但现实却让这一愿景难以实现。

西欧国家与美国担忧乌克兰的加入会直接导致与俄罗斯的全面战争,而东欧国家更是害怕乌克兰成为“风险因子”,将它们卷入更复杂的冲突。

图片

北约成员间的立场分歧进一步让乌克兰意识到,它的安全只能依靠自身,而不能寄希望于“联合防御”。

核威胁与欧洲的军力困境

除了内部的信任问题,俄罗斯的核威慑也是北约选择克制的重要原因。

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多次暗示会动用核武器,这直接影响了北约的决策。

欧洲国家尤其是东欧成员国担忧冲突扩大后遭遇核打击,而美国和西欧国家也不愿冒险直接对抗俄罗斯,这种心理压力让北约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得尤为谨慎。

图片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还暴露了欧洲的军力困境。

长期以来,欧洲国家尤其是东欧国家过于依赖美国的保护,导致自身军事能力不足。

数据显示,罗马尼亚、波兰等国的军力与俄罗斯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

尽管它们拥有部分先进装备,但整体军力水平与美国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特朗普时期,美国曾多次指责这些国家“搭便车”,未能承担应有的军事责任。

这种现象在拜登时期有所缓解,但俄乌冲突再次暴露了欧洲国家安全的脆弱性。

第五条的未来:还能支撑集体防御吗?

在此背景下,扎卢日内的爆料让北约的裂痕暴露无遗。

图片

俄乌冲突期间,北约的表现让人们对第五条款的效力产生疑问。

东欧国家的小心翼翼,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分歧,以及俄罗斯的挑衅行为都让北约的团结显得岌岌可危。

未来,北约需要恢复成员国对集体防御的信任,同时必须加强自身军力,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否则,北约第五条可能真的只会沦为一纸空文,无法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导弹落入波兰境内爆炸致2死,美:无法证实系俄方所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