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常州武进:洛阳桃红织春韵 乡村新篇踏“岑”云

3月30日,随着“桃蹊觅缘·灼灼其华”——常州武进区洛阳镇第十三届桃花缘交友活动的结束,为期三天的“又见桃花开 请到洛阳来”第三届悦见岑村文化系列暂告段落。

借活动舞台,促乡村振兴,常州武进区洛阳镇以“文化引流+产业联动”的创新模式,为古镇注入新活力,一幅“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图片

活动现场

文化引流,非遗与阅读的双重魅力

依托桃花季,当地打造了“桃香书韵·阅动洛阳”品牌,通过职工书屋、农家书屋建设,以及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阅读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将视角移向岑村老街市集,“桃源雅市·拾遗烟火”非遗项目展演更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30余个摊位中,象牙浅刻、常州梳篦、留青竹刻等传统手工艺令人驻足。嘉泽潘达鸭头、焦溪腊肠、江南东坡酥等地方美食香气四溢。

图片

活动现场

产业联动,从“节庆经济”到“长效产业”

“活动不仅要热闹一时,更要让乡亲们长久受益。”洛阳镇党委书记冯宇道出发展思路。本届活动首次提出“文化引流+产业联动”模式,通过13项主题活动串联文旅消费链。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产业转型。洛阳镇正以“又见桃花开”IP为核心,推动“短期节庆”向“长效经济”升级:规划建设非遗工坊,扶持手艺人成立合作社;开发桃花主题文创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联合电商平台推广“洛阳优选”农特品牌,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增收。“我们要让文化‘流量’变发展‘留量’。”冯宇说。

桃花为媒,乡村美景与经济同向发力

活动设计的“打卡集章”机制巧妙拉动消费。游客在市集购买非遗产品或参与互动项目即可盖章,集满10枚可兑换洛阳特色文创。常州游客小林用盖章换得的桃花香囊装点背包:“既有纪念意义,又让我更愿意‘逛买’。”这种轻量化营销策略,让市集消费转化率提升至70%。

文旅融合还体现在细节中。主舞台上演的“理·听吾说”理论宣讲,将政策解读融入地方戏曲;篮球场上的趣味运动会,结合桃元素设计“桃篮争霸”环节;甚至餐饮区也推出“桃花宴”,以桃花入馔创新菜品。“游客要的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沉浸式体验。”活动策划负责人表示。

以文化赋能的洛阳镇,通过非遗活化与阅读推广双管齐下,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为产业寻求通道,从节庆经济到长效产业,构建“文旅+农业+手工艺”融合生态;升级品牌,借力IP效应,打造长三角乡村微度假目的地。

这个春天,洛阳用一树桃花,一场市集,一次文旅实验,让千年文脉与时代潮流共振,书写乡村振兴的“春天故事”。(王玉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