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食·诗 |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图片




每当春天来临,满山遍野的蕨菜便悄然现身。据考证,蕨类植物距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素有“菜中活化石”之称。蕨菜以其脆嫩的质地和鲜美的口感赢得人们的青睐,被誉为“山菜之王”。我国采摘蕨菜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已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记载。今天,就跟着小食一起走进蕨菜的世界,了解蕨菜这一自然馈赠的美味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植物吧。

图片


01

蕨菜的特点


图片


蕨菜的别名有很多,古代叫它蕨萁、月尔、綦,民间又称它为龙头菜、蕨菜、米蕨草、如意菜等。蕨菜属于蕨类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生叶上部向内卷曲,被绒毛,展开后为三回羽状复叶,革质,叶柄长、无毛;此后叶缘向里曲卷。黄庭坚在诗中形容其为“蕨芽初长小儿拳”,春天初生的蕨菜嫩叶正为蜷曲状,不枝不蔓,好似握紧的拳头——“握住东风不放拳”,像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只待一次“展开凤尾始朝天”的舒展。挑选蕨菜时,也可以通过叶子来判断其新鲜程度,当蕨菜叶呈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茎肥色紫的蕨菜最嫩,茎干细绿色的口味上可能就有些偏老了。


02

蕨菜与诗歌


图片


蕨菜自古便是文人雅士的春日灵感来源之一。《诗经》中“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开启了它三千年的食用史,在日本,它被尊为“山菜之王”,与松茸齐名;在云贵高原,苗族人称其为“龙爪菜”,视作山神的馈赠。


《酬从弟惠连》

南朝宋·谢灵运

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暮时。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鸣嘤已悦豫,幽居犹郁陶。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谢灵运写出了蕨菜生长和食用最好的时期,即农历二月仲春。此时树木尚未成荫,阳光和雨水充分滋养山林中低矮的草本,也正是蕨类最好的生长期。此时山桃花开出了绚烂的花,山林中的野蕨也从土中探出了头,茁发出紫色的叶苞。


图片


《饭罢戏示邻曲》

宋·陆游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

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


这首诗中,陆游以平实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亲自下厨制作美食的情景。烧烤的白鹅肉香美,撒上椒盐后更增风味,野鸡汤羹飘香,初入豉汁调味。竹笋鲜嫩爽脆,比雪白的蘑菇还要美味,蕨菜的嫩芽珍贵且娇嫩,胜过春天的蔬菜。每一道菜都充满了田园风味。诗中流露出陆游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也展现了他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图片


《春阴》

宋·黄庭坚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已作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这首诗中说的“江南二月天”是指农历二月的江南,是春季野菜最多的时候,也是口感最好的时候。这时候竹笋才生长出来,如小黄牛的牛角一样。蕨菜的嫩芽也初步长成了,如婴儿的拳头一样,让人能从中感受到春天人们烹饪美味野菜时的生活气息。



03

蕨菜的用途


图片


《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茎嫩时采取,以灰汤煮去滑,晒干做菜,味甘滑。”无论凉拌还是炒食,蕨菜都自有妙趣,让人喜爱。


蕨菜的口感又脆又嫩,清香滑润,是最受欢迎的传统春季野菜之一。蕨菜可以烹饪成各种不同的美食,如蕨菜豆腐、炖蕨菜猪肉、烤蕨菜焗蛋等等。即使你没吃过新鲜的蕨菜,但蕨菜制品——凉拌蕨根粉,你一定不陌生,滑溜溜、凉丝丝的的蕨根粉再配上酸辣爽口的佐料,是不少家庭、餐馆餐桌上的常客。

图片


除此之外,蕨菜还可以用来煎茶。中药里的蕨菜叶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软坚散结等多种疗效,常用于治疗肾结石、尿路感染、高血压及肝胆毒性疾病。蕨菜叶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协调肠胃等功效。


04

如何才能吃得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属于2B类致癌物,过度摄入可能会增加致癌风险,它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的嫩芽部分,实际危害远低于明确致癌物(如烟草、酒精等)。通过合理加工,避免“长期”、“大量”食用,所带来的风险小到可以忽略。贵阳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经过加工的蕨菜的致癌几率比没加工的蕨菜要低20%。如果真的担心蕨菜致癌,还可以通过蒸、煮、晒等工序加工蕨菜,这样食用起来将更加安全放心。


图片


要想吃得健康,可以采用以下4种方法来烹调蕨菜:

1.去除嫩尖。蕨菜的嫩尖是原蕨苷含量最高的部位,吃的时候尽量把这部分去掉。

2.用清水多清洗几次。采摘蕨菜后需仔细清洗,首先摘去“蕨眼”,然后边用清水多次冲洗,边脱除“蕨毛”,以减少水溶性有害物质。

3.高温烹饪。原蕨苷在常温下是非常容易挥发的,沸水焯煮可以大幅度减少原蕨苷的含量,降低危害。

4.搭配口蘑食用。口蘑中含有较多的硒元素,能降低蕨菜中原蕨苷的致癌风险,预防肠息肉癌变。


图片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中国医药报,澎湃新闻

责编、排版:戴琪瑶

审核:郑莹

终审:龙颖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