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4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U212CD潜艇最新的报道:潜艇的数量、合作伙伴及技术

AI划重点 · 全文约2351字,阅读需7分钟

1.挪威和德国海军代表在2025年奥斯陆水下防御技术会议上透露了U212CD潜艇计划的进展情况,首艘潜艇的建造工作已在进行中。

2.该计划旨在打造一支先进的潜艇舰队,具有隐身性能、互操作性和未来技术,目前处于讨论阶段的潜在合作伙伴包括波兰、加拿大和希腊。

3.与U212A相比,U212CD潜艇具有更长的作战续航能力、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

4.为此,项目将侧重于技术集成,开发先进电池和人工智能应用,以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和长期战略重要性。

5.同时,挪威和德国将共同协调维护工作,确保配置和维护的一致性,为未来可能加入的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2025年于奥斯陆举行的水下防御技术(UDT)会议期间,挪威和德国海军的代表透露了U212CD(通用设计)计划的进展情况,目前首艘潜艇的建造工作已在进行中。

该倡议于2016年随着《通用要求法案》的颁布而启动,旨在打造一支先进的潜艇舰队,使其能够在从北大西洋到地中海等全球多个海域执行任务,重点是隐身性能、互操作性和未来技术

图片


新的合作伙伴?

U212CD计划并不局限于德国和挪威之间的双边合作,而是旨在吸引更多国家参与,以加强生产能力并分担财政负担。目前处于讨论阶段的潜在合作伙伴包括波兰、加拿大和希腊,这些国家有兴趣采购新一代潜艇以实现本国舰队的现代化。

新成员的加入取决于对一项基本要求的遵守:维持U212CD通用设计的配置。这一条件对于确保互操作性、简化联合维护以及优化潜艇单元的生命周期管理至关重要。(从这一方面来说,东大确实没法比,缺乏这种政治可信度的合作伙伴,我们自用的装备因为甲方的原因很多是没法出口的,即便是可以出口,也经过了很多技术性处理,更换了很多部件,无法像这样主动的去维持通用性。)

图片

技术特点与创新

与上一代潜艇相比,U212CD的设计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这款潜艇长73米,水下排水量2800吨,可搭载约30名船员,优化了自动化水平和作战效率。

其独特的“菱形”结构以及高科技材料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声学特征,这对于在敌对环境中执行隐身任务至关重要。

图片

作战系统包括集成传感器、先进的人机界面以及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这些都能够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相集成。

在武器装备方面,与U212A相比,由于引入了3SM导弹(超音速、具备反舰和对地攻击能力)、新一代鱼雷、水雷以及用于对抗敌方鱼雷的“海蜘蛛”系统,武器选择范围得以扩大。

图片

此外,EIDOS导弹的集成也得到了确认,它是世界上首款使水下潜艇能够对抗反潜直升机或低空飞行飞机的导弹。

同时还公布了WASS公司的“黑鲨”鱼雷与U212CD潜艇的兼容性。

技术

U212CD计划侧重于技术集成,以提升作战能力并确保长期的战略重要性。一个关键领域是先进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其首次作战测试预计从2028年开始。目标是大幅提高潜艇的自主续航能力,使潜艇能够在不影响能源效率的情况下执行更长期的任务。

另一个支柱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既应用于传感器数据处理——以改善威胁的探测和分类,也应用于后勤管理。这项技术旨在通过预测性分析优化维护计划、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作战可靠性。

最后,U212CD的模块化设计是一个显著特点:结构上的灵活性允许逐步进行升级,简化了新技术的集成,而无需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这一特点确保潜艇能够根据未来的需求进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作战场景中保持数十年的竞争力。

图片

欧盟生产占比

该项目约90%的部件来自欧盟。只有一些加密通信系统和北约数据链路来自美国。由一个挪威-德国联合办公室负责联合管理,确保配置和维护的一致性,目前已签署超过200项技术协议,以使船员认证等程序标准化。

图片

维护

在卑尔根,一个专门的造船厂正在建设中,旨在为U212CD潜艇的联合维护提供支持。这个设施将于2030年前投入使用,届时能够同时处理多达9艘潜艇,提供定期检修、技术升级和复杂维修服务。维护管理将由德国和挪威共同协调,技术人员将按照标准化协议进行培训,以确保维护工作的一致性。

图片

挪威和德国国防部长(分别为左和右)为新的潜艇维修设施奠基。

认证、压力测试和作战系统检查将遵循通用准则,避免盟军海军之间的差异,资源和技能的共享将优化预算,同时靠近北大西洋的作战航线将尽量减少停机时间。

该设施的设计还考虑到了未来可能加入的其他合作伙伴,如加拿大或波兰,如果它们加入该项目的话。

德国维斯马(Wismar)的第二条生产线

目前,德国采购6艘,挪威采购4艘。为了加快潜艇的建造速度,德国维斯马的造船厂将启动第二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将辅助基尔的主生产线,目标是同时建造多达4艘额外的潜艇,缩短第二批潜艇(从2029年起)的交付时间。

通过使用在基尔已经验证的相同技术图纸和质量控制协议,无论在哪个组装地点,都能确保所有潜艇单元的一致性。该设施的设计旨在整合第三方国家的订单,同时保持通用设计的标准不变。

图片

U212CD项目进程

图片

2016年:项目启动

  • 《通用要求法案》:该项目通过双边协议确定了通用作战要求,为共享和标准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2021年:签署初始合同

  • 首批生产:德国和挪威签署了建造首批潜艇的合同,目标是启动高级开发阶段。

2022年:初步设计评审(PDR)

  • 初步设计验证:初始设计,包括船体、推进系统和传感器架构等获得批准。初步设计评审确认了潜艇的技术可行性。

2023年:开始生产

  • 在德国基尔开始组装:首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开始建造第一艘潜艇。 

  •  为维斯马的第二条生产线做准备:为扩大生产能力奠定基础,同时也考虑到未来的订单。

2024年:关键设计评审(CDR)

  • 最终设计确定:关键设计评审结束了详细设计阶段,所有集成系统,从武器到电子设备,均获得批准。 

  • 就配置和标准达成协议:签署了超过200项“技术协议”,以确保在维护、认证和配置管理程序方面的一致性。

2025-2027年:生产和测试阶段

  • “首艇”完工:第一艘潜艇组装完成,重点在于作战系统和传感器的集成。 

  • 初步测试:开始对船体、推进系统和操作界面进行静态和动态检查。

2028年:验收测试和交付

  • 最终测试(硬件验收测试):“首艇”通过了由德国和挪威海军共同进行的作战测试。

  • 交付给挪威海军:首艘U212CD正式服役,预计2029年部署。

2029-2030年:舰队扩充

  • 第二批生产:维斯马生产线启动,建造更多潜艇。挪威将向议会提交采购4艘新潜艇的请求,而德国也计划扩充其潜艇舰队。

  • 吸引新的合作伙伴:波兰、加拿大和希腊等国参与到加入该项目的谈判中,目标是分担成本并使北约的能力标准化。

2028-2035年:技术升级

  • 集成先进电池:从2028年起,将在一艘挪威潜艇上测试一种双能力系统,目标是到2030年使自主续航能力翻倍。

  • EIDOS导弹和“海蜘蛛”系统:防空(EIDOS)和反鱼雷(“海蜘蛛”)系统的应用将从后续批次开始,提高潜艇的生存能力。

  • 人工智能和先进传感器:试验用于实时数据分析和后勤管理的人工智能算法。

2040年远景:长期可持续性

  • 共享维护:挪威卑尔根的造船厂将成为维护多达9艘潜艇的中心,并达成协议,将服务扩展到可能的新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诸葛亮欺他、刘备骗他、关羽看不起他,可他才是三国中有本事的人
广告洛林书海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