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1

评论

5

2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家长接送迟到,高中生报警,又是学校扛下一切:谁在培养“巨婴”

日前,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班上有个学生,平时都是家长掐着点来学校接送,结果这天不知道什么缘故,家长竟然没有按时出现在校门口迎候,这使得该学生非常气愤,于是到附近派出所报案。

图片

派出所的同志也没见过因为家长迟到报警的情况呀,无奈之下便通知了学校,于是校长和班主任便来到学校领人,面对这个都快成年的“大孩子”,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报了警,老师也能怎么办?哄着呗,又是安抚情绪,又是请吃饭,都快变成“保姆”了。

一个高中生,应该有十七八岁了,按理说早就应该不需要家长接送了,事实上很多初中生对于家长接送上学放学就比较排斥了。就算这个学生的家长比较有空,爱子心切,想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孩子习惯每天接送。但因为家长没按时接送就报警的做法的确是太离谱!

图片

虽说有困难找警察,但是这样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的小事也报警,是不是对公共资源的滥用?一个高中生,面对家长接送迟到难道就不会用更简单直接的办法来处理?比如想办法和家长取得联系,或者干脆自己打车回家?这个学生这样做,不知道是“巨婴”思想在作怪,还是用报警来抗议家长的"接送失职"呢?

其次,相关部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为什么第一时间通知的不是家长,而是通知学校呢?是不是在潜意识也认为这个责任就应该学校来背呢?难怪评论区有人留言表示:"现在的学校就是个筐,啥责任都能往里装。" 最扎心的评论来自一位老师:"我们不是教育工作者,是 24 小时待命的 ' 教育保姆 '。"

图片

很多家长似乎把学校当成“托儿所”了,从孩子吃饭穿衣到心理辅导,从安全教育到社会实践,一些本该由家庭承担的责任,也被一股脑儿推给了学校。更可怕的是,这种甩锅行为正在批量制造 "巨婴"—— 那些连十分钟等待都无法承受的孩子,那些遇到问题不会先想一想自己能不能解决,一心就想着报警或者找学校的孩子。

现在都在说“边界感”,大家都讨厌没有边界感的人,老师当然也不喜欢没有边界感的家长和孩子。要教育好孩子,就要重建家校责任的边界。家长应该重新认识到: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托管所;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孩子的生活保姆。

图片

这位因为家长接送迟到就报警的男生,不久之后就会迎来高考,未来还会踏入大学,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因为食堂排队太长而报警?当他步入职场,会不会因为领导没提醒打卡而投诉呢?

当学校被迫承担起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时,其实真正的受害者是孩子。他们失去了在风雨中锻炼翅膀的机会,最终只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半点风吹雨打。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