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发布校园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优化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基础教育地方动态更新!

河北省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

3月3日,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确保校服质量,推进清廉校园建设,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意见》要求,规范采购管理,确保公正公平,强化选用监管,保障校服安全。《意见》强调,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落实,同时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倡导文化融合,鼓励技术创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升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质效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质效的通知》,对严格落实体育活动时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间活动等做出部署。《通知》要求,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挤占体育课时和课间时间,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早操或晨跑制度以及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确保学生每天校内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通知》强调,要结合区域、天气、师资和学生实际,安排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特色项目,确保体育课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并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素养。《通知》还对学生体质提升、体育师资配备和体育赛事体系完善提出了要求,通过举办各级赛事,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和体育特长的发现,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


云南省发布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为切实加强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3月5日,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云南省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明确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总则、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食品安全操作管理、应急处置及责任追究等内容,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流程规范,全面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同日,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云南省中小学校园餐“十化”管理规定》,提出审核精准化、资金直达化、准入公开化、食材阳光化、制作标准化、供餐规范化、价格透明化、监督群众化、督查定期化、追责严肃化的十项要求,全流程规范管理中小学校食堂供餐、校外集中供餐及食材供应行为,保障中小学生在校用餐安全卫生。


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3月7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模式。方案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小学阶段以体验式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探索设置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研制《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探索AI赋能的新型“双师课堂”组织实施模式,鼓励建设中小学校外人工智能实践基地。打造一站式“人工智能应用超市”。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实施“百千种子计划”,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拓展AI+智慧体育、AI+美育浸润、AI+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探索AI驱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上海市优化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

3月11日,上海市教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学校艺术工作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法要求,发挥市、区两级艺术教育委员会作用,用好文教结合平台优势,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建立大中小学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升中小学校艺术工作水平,构建形成衔接有序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艺术项目布局,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现提升中小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一步加强教师住房保障工作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七部门《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精神,切实提升教师群体居住品质,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住房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认真开展教师住房需求摸底工作,将本地本校教师住房实际需求提供至所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及时受理申请,结合教师住房需求和房源实际情况,按照“就近便利、适度集中”的原则将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教师依申请纳入保障范围。《通知》强调,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驻地高校,围绕本地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具体流程、现有房源信息等,及时向广大教师开展政策宣贯和业务指导,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教师群体顺利开展保障性住房申请工作。


海南省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3月20日,海南省教育厅印发《海南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明确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根据《标准》,普通高中学校设置与布局,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合理设置或调整学校布点,使学校适应现代教学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教育教学设备方面,要求课桌椅应为可升降式,能够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骨骼健康生长和视力保护,保证每生1桌1椅。《标准》还提出,各市县在核定的市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可结合实际统筹调配高中教职工编制,适应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教学需要。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办学的学校,应适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


重庆市规范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工作

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工作,全面纠治中小学校研学实践工作存在的审批监管不到位、侵害学生身心权益、乱收费高消费、活动主题不适当等突出问题。文件提出,加强组织管理,坚持学校主导,明晰组织流程,严格活动审查。规范收费管理与基地管理,严格准入门槛,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要选配政治素质好、富有爱心和教育情怀,为人正派、专业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强化基地监管。要提高课程质量,研学实践活动主题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育人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各区县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教育资源,持续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实践活动案例,推动建设实践育人“社会大课堂”。


江西省整治大学生培训和中小学生校外托管违规乱象

3月21日,江西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江西省大学生培训机构检查细则(试行)》《江西省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检查细则(试行)》,明确了大学生培训机构和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检查内容和要求,建立起覆盖机构设置、场所安全、从业人员管理、收费等方面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检查细则》明确要对机构的设置、党的建设、收费管理、培训内容、从业人员等方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细则》,机构须严格按照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开展培训和托管,不得开展面向中小学生(包括3—6岁儿童)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检查细则》还明确了新兴的“AI自习室”须参照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和数字化监管,建设智慧消防,纳入全省教育智慧监管平台监管,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


内蒙古进一步规范管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申报及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全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发展,统筹整合各类研学实践教育资源,切实发挥研学实践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实现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运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办法》共五章二十五条,对基地、营地的申报条件和程序、运行与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福建省、贵州省发布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省级实施方案

近日,福建省、贵州省相继发布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省级实施方案。福建明确,开展区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行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教育数字化赋能行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教育关爱服务行动、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行动等六大行动。贵州提出,力争到2027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总量、供给结构与经济社会和人口高质量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特色教育强省需要,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微信编辑|贾舒婷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