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落实好“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要求,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常态化管理,打造扎实、有效、充满生命活力的阳光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七小学采取随机听课的形式深入班主任教师的课堂,及时掌握常规课堂教学动态,进一步夯实教师专业技能,共探成长独特芳馨。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淑玲,教学副校长赵凤娥带领教务处主任随机走进教室听课,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老师们都能结合新课标理念,研读教材,课前精心准备,钻研教学策略,从问题的设置到互动的引导,将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素养提升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各自所长,都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魅力。在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课堂上体验了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推开一扇门,走进一堂课。老师们也一起走进课堂,认真倾听、记录,细心观察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揣摩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精彩之处露出会心的微笑,疑问之处凝眉思考。
细学深思清秋始,教研共进玉汝成。教而有思,研而有行。思维碰撞,就会迸溅无数火花。每节课听课结束后,校领导都会与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学习的状态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导,在肯定教学亮点和教学特色的同时,对课堂教学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诚恳地提出改进办法和建议,给教师鼓劲,为教学提质,让课堂添彩。
这种观课、聊课的推门教研方式,在思维的碰撞中擦燃了“真教研”的智慧火花。七小人在教学道路上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一点一滴地历练和成长。这当中即便经历“千淘万漉”的辛苦,但是凭借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以及“少壮工夫老始成”的耐心和决心,必将迎来“秋收万颗子”的喜悦。
昨日已展千重锦,如今更上百尺竿。此次推门课活动不仅为班主任教师提供了打磨教学功底、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也促使全校教师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有了新的收获与提高,真正达到了“优质课常态化、常规课优质化”、“以教促学、以评促研”的目的。我校将继续带领老师们上好每节常态课,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双减”真正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们与优质课堂相约,仰取俯拾皆是精彩。我们将把美好的夙愿和对课程的思考装入行囊,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