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集》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
作为“中国诗学研究丛书”的一种,萧豹岑词集《秋草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于1990年出版。萧豹岑是书法大家萧劳先生的公子。我与之交往不多,仅见过一两面,亦未深谈过。蒙豹岑先生厚爱,我曾获赠一册《秋草集》题款签名本。当我捧读这些清词丽句时,确实着了迷。但我怎么也想不通,这居然是在我印象中高大、粗犷的豹岑先生的作品。
《秋草集》在当今中国词坛上的地位,许多专家都有定评,不需我这门外汉嚼舌。只从此集1989年6月被中国社科院中国诗学研究会选送到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国际词学研讨会”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它的分量。
《秋草集》的风格大体是属于婉约一派的,在当代中国词坛上提倡豪放派的主流中可谓别开生面。我以为《秋草集》打动人心的根本之所在,或者说它的艺术奥秘,就在于作者对艺术辩证法熟练精到的掌握和运用。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词要作,又要作得不露痕迹,自然质朴,如行云流水,日影天光,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豹岑先生是达到了这种境界的,这是一种妙悟的艺术境界。
空谈无味,请看佳句:
西江月 闺怨
昨日花迎春放,今宵风遣花飞。弃捐犹有梦相随,不怨不羞不悔。
惆怅诗吟百遍,思量肠断千回。心如蜡炬已成灰,无语无眠无泪。
此词写得浓挚缠绵,明明写“闺怨”,上下片结句却是“不怨不羞不悔”,“无语无眠无泪”。空白处皆成妙境。
《玉楼春·闺情》有警句:“多情不悔断柔肠,为有幽人肠已断”,情真意深,湛然有味,也是于矛盾中求统一。
“满纸文章空有泪,一林桃杏本无情”(《浣溪沙·春思》),于对比中生发情思。
“怜伊哪得全无妒,瞒我终因尚有情。”(《鹧鸪天》)“意挚翻教疑作信,情深强使怨为怜。”(《浣溪沙·山居对月》)“酒酿人愁犹纵酒,花令肠断却怜花。”(《浣溪沙·落红》)这些词句都是于无理处寻出哲理,这是辩证法。
《秋草集》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感情真挚和细腻,有的浓烈,有的缠绵,有的悱恻,有的含蓄,有的裸露……表现各种情感的佳句,可谓新意叠出:“织梦情丝丝不尽,滴愁雨泪泪难晴。”(《浣溪沙》)“花下欢娱无竟日,瓶中朝暮有余年。”(《浣溪沙·赠折花人》)“片刻片时君伴我,终年终日我思君,缘何自命有情人。”(《浣溪沙·玉簪》)“半窗月色幽如梦,一缕茶烟淡似愁。”(《鹧鸪天·孤斋》)“当日深情余几许?一声低问,两行清泪,半晌无人语。”(《青玉案》)“终教春意成秋意,一任愁丝化鬓丝。”“西风冷雨阶前泪,滴就今宵枕上诗。”(《鹧鸪天》)
从整体上看,《秋草集》的词,有的秀逸多姿,有的幽倩可人,有的玲珑生动,有的朦胧淡雅;有的如黄莺的晓唱,有的如子规的夜啼;但到处是汩汩的深情、惺惺的妙语、默默的沉思……一位名人讲过:诗人所追摹的幻景与意象是一个个的人生。我们从《秋草集》中感受到的确是一个至诚真实的人生。
不幸的是一代词人萧豹岑于1991年夏天英年早逝,真乃词坛一大损失。过了几年,萧劳先生也仙逝了。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邹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