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汽车行业观察:丝杠磨床设备国产替代提速;整车央企重组加速资源整合

近期,汽车行业两则动态引发关注:一是华辰装备与福立旺签订100台精密磨床设备订单,凸显丝杠产能紧缺背景下国产设备的降本优势;二是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加速推进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与全球竞争力。这两大事件分别指向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突破与行业格局优化,为产业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丝杠产能紧缺催化磨床设备国产化进程

事件驱动与设备需求爆发

3月,华辰装备与福立旺签署100台精密磨床设备合同,涵盖内螺纹、外螺纹及外圆磨床等类型,专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的加工。这一合作直接指向当前丝杠产能紧缺的行业痛点。随着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新兴领域对高精度丝杠需求激增,设备端成为产能释放的关键瓶颈。

国产设备成本优势显著

根据测算,海外高端内螺纹磨床单价约1000万元,而国产设备价格仅300万元左右。若以单台设备年产能1万套、5年折旧周期计算,使用国产设备的折旧成本较进口设备每套低140元。在丝杠行业大规模扩产周期下,设备降本需求迫切,国产替代逻辑明确。华辰装备等国内厂商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承接海外厂商因交付周期过长而流失的市场份额。

突破“卡脖子”环节

高端数控磨床长期由德国、瑞士、日本企业主导,但海外厂商产能不足与供应链响应滞后,为国内厂商提供了替代窗口。华辰装备等企业加速技术攻关,其精密磨床已实现对丝杠螺纹加工精度的突破,逐步打破海外垄断。未来,随着国产设备在稳定性与效率上的持续提升,高端磨床国产化率有望快速提高。

整车央企重组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

政策定调与重组目标

国务院国资委在3月29日明确表示,将推动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整车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研发、制造与市场资源,打造具备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级汽车集团。2024年,三大央企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5%,占总投资比重超70%,自主品牌销量达175万辆,同比增幅超80%。

资源整合与竞争力重塑

重组旨在解决当前行业“小散弱”问题,通过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例如,“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环节已实现近地化生产与自主掌控,为规模化降本奠定基础。同时,国资委提出推动央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有序布局海外市场,目标直指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话语权。

产业规范化与市场净化

针对行业无序竞争、夸大宣传等乱象,政策层同步强化规范引导。国家发改委强调将整治低价倾销、虚假营销等行为,工信部则计划修订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严控技术标准与质量安全。通过重组整合与市场整治双管齐下,行业有望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或同步提升。

总结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技术升级与格局重塑的双重变革。一方面,丝杠等核心零部件的产能扩张依赖国产设备突破,推动高端制造自主化进程;另一方面,整车央企重组加速资源整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两大趋势将深度影响产业链上下游,成为行业中长期发展的核心变量。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5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散人打金服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