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增汽车关税的后续来了,不出意外,清一色的反对声潮。
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
关于这次加税,他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刺激‘生产重返美国’。
并且,特朗普认为,“各大公司为了规避关税会重返美国,他们已经在寻找建设自己工厂的场地了。”
这次关税对加拿大来说,是又一次重创。
要知道,汽车是加拿大第二大出口产品,仅次于石油。
加拿大本就正在为特朗普的关税发愁,现在又来这一遭,堪称是雪上加霜。
27日当天,原本打算前往加拿大某地区的加拿大总理卡尼直接改变了行程,选择了前往渥太华参加了加拿大-美国关系委员会的会议,讨论加拿大对美国汽车关税的反应。
卡尼的态度还是十分强硬的,他直接声称特朗普的举动是对加拿大的一次“直接攻击”,宣布加拿大与美国“关系密切的时代已经结束”。
而欧盟表示,美国新关税政策害人害己,宣称自己将继续寻求维护自身利益的应对措施。
其他国家也都是反对的态度。
显然,欧盟如今已经习惯了特朗普的行事。
在面对这次制裁的时候,就没有再提什么“欧盟视美国为盟友,与中欧关系不同”之类喊冤的话了。
更多的是做出直接的应对,寻求解决之策。
26日,卡尼承诺,为了保护受到美国关税威胁的加拿大汽车业,要设立20亿加元的“战略应对基金”。
特朗普的一意孤行能否成功刺激生产重返美国,让美国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这个答案还是个未知数。
目前,西方各大汽车企业即将被抛出汽车市场却是实打实的、正在面临的挑战。
就在美国还在一门心思的想让汽车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时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攻下更多的市场。
据《金融时报》报道:预计今年,纯电池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超过内燃机汽车,比西方领先数年。
而西方呢?
先是在政策上得不到支持。
欧盟拟议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而美国希望取消清洁技术补贴。
如今又迎来一次新增关税。
别的影响先不提,单就客观的、关税导致的在供应链调整上的额外支出,就足以放缓这些企业转向清洁技术的脚步。
再这样的前提下,就算汽车制造业回流美国,只要没有掌握相关的科技,到头来,美国还是要依靠中国的新能源技术。
彭博社对此预言称,在全球汽车工业的电动化发展上,美国及其盟友将远远落后。
可以说,就目前而言,新增的汽车关税给美国带来了什么好处,还都没影。
但是带来的坏处已经是实打实的了。
早在之前,美国的消费者就已经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指数一跌再跌,如今新增汽车关税,等到关税落实,结果会更加糟糕。
按照相关机构的指数,美国的经济衰退似乎已经无法避免。
而且,面对这次关税,各国无一例外都是反对的态度,特朗普的一意孤行已经大大损害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公信力。
现在的美国为了维持自身的地位,已经陷入了“保护主义”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