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平台搜索:@极战术
让外行人看更多“门道”!
上世纪的80、90年代,常被称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港片则以类型丰富、题材多样、配套成熟,以及极具创意而闻名。其不仅影响了亚洲,在世界影史中亦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受限于成本、格局、市场定位以及驾驭能力等因素,港片中倒是鲜有战争题材佳作。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今天节目要介绍的就是一部少见的港产战争题材大制作。
(《东方秃鹰》这部电影集结了洪家班的一众骨干,说是当时动作演员行业的半壁江山也一点不为过)《东方秃鹰》(Eastern Condors)是一部于1987年上映的越战题材港片。该作由洪金宝执导,并与元彪、高丽虹、秦祥林、林正英、楼南光、袁和平、吴汉润、元奎、元华等主演。虽然某些情节有致敬《第一滴血》、《猎鹿人》等好莱坞电影的痕迹,但毕竟也算是开了港产战争题材大制作的先河,即使放到现在来看,水准也是相当不错的。(“东方秃鹰”行动目的为潜回越南,摧毁一批美国撤军时未能及时销毁的军火,除指挥官清楚行动目的外,所有参与队员对详情一概不知)影片大致讲的是,越战结束后美国为了摧毁遗留在越南的大批军火,以居留权及每人二十万美金作为酬劳,利诱一批华裔重犯,组成了一支杂牌军,委托林中校(林正英饰)领导,负责掩护杨虎上校(黄锦燊饰)率领的精英特种部队,并将这次秘密军事行动代号命名为"东方秃鹰"。 然而上帝并未眷顾这次行动,精英部队遭遇了空难,出师未捷身先死。此时林中校唯有率领他的杂牌军独立执行任务,在越南人的层层围剿中,向美军遗留的秘密军火库进发,期间大家彼此从互不信任到互相扶持,但最后有几人能得以全身而退,仍是未知之数……通常来说,受限于前文提到的环境因素,大制作的战争片在香港电影中是相当非常少见的,即使是被称作“东方好莱坞”的港片全盛时代,绝大多数的片商也绝不愿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相比之下他们通常更倾向于拍摄低成本的动作片或喜剧片来挣快钱。(洪金宝真不愧为“最灵活的胖子”,就算是吊着“威亚”要实现这样的动作难度也是相当之高的,而且他也为这部戏减肥了不少)(从高空跃下的这一幕实际是由钱嘉乐替身完成的,虽然他在该片中看似戏份不多,但实际上却是最为拼命的一位)(颇有创意的一幕。洪金宝利用金属支架充当跳板,由上至下攻占敌方的火力点)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洪金宝拍摄《东方秃鹰》不得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该片汇集了众多八十年代香港影坛的重要人物,不仅远赴加拿大和菲律宾拍摄,巨额的投入也是当时港影所罕见的。在1987年的暑假档上映时其遭遇多方强片夹击,仍获香港年度票房排名第十。当年入围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3项提名,在2019年更是获得第40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重新发掘奖。(洪金宝饰演的主角“以叶伤人”。小编小时候见过邻家大哥用茅草叶子这么弄过,力量大的甚至可以钉在树上)(《东方秃鹰》亦有不少戏份集中在当时力捧打女的高丽虹身上,港姐出身的她在影片中搏命演出,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她也因此片赢得了洪金宝的心,两人后来发展恋情并成为夫妇)(元华扮演的越南将军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奸像,看似文弱实则霸道非常,反差感非常大,让元彪饰都难以招架)除去影片本身,丰富的枪械设定,也是这部电影比较有意思的点,下面就让小编来简单盘点一下片中使用的武器。
柯尔特M1911A1手枪

(根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士兵的反馈,柯尔特公司对M1911手枪进行了多处改良并命名为M1911A1手枪。该枪在美军装备中存在了相当长的年头,越南战争期间也在大量装备,片中也是不论正派反派都曾使用过)(M1895纳甘转轮手枪是1895年由俄国图拉兵工厂、伊热夫斯克机械厂生产制造的一款转轮手枪,弹巢容弹量有7发。在片中柬埔寨游击队内讧的桥段曾出现过)(该枪在片中被作为“俄罗斯轮盘赌”的道具,其也是警匪片里的常客)(韦伯利转轮手枪是由英国生产的一系列军用和警用左轮手枪。当中最著名的韦伯利MK VI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成为了英国军队以及殖民地军队的制式手枪)(该枪于1951年生产并参加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其改进版本仍然是以色列军队的制式冲锋枪。片中是林正英的随身武器)(从1912年开始生产直到1963年,温彻斯特总共生产了近200万枝各种各样的版本、等级和枪管长度的M1912霰弹枪。是不错的丛林战和堑壕战利器)(M16步枪是越战题材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主角团们的主要武器)(此枪并非越战时期经典的XM177卡宾枪,出现在这里大概也是因为道具师搞不到造成的,其实这也是当年越战电影的通病)(56式冲锋枪/突击步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AK-47的产物,在越南战争时期曾大量援助给北越使用)(说到越战题材自然是少不了标志性的M60机枪,该枪在片中双方均有使用,毕竟当年的越南也接收了前政府的大量美援武器)(M2重机枪采用的是大口径的点50 BMG弹药,在射击时十分稳定,命中率亦较高,所以其一直沿用至今。片中更是能秒杀除装甲力量之外一切的存在)(片中的M203榴弹发射器射击画面。其可以发射高爆弹、烟雾弹、照明弹、霰弹、CS毒气弹和训练弹等。挂载在M16枪管下射击时,需要利用弹匣作为握把。片中的M16A1疑似还安装了一个AN/PVS-1夜视仪)(M26手榴弹50年代初就开始在美军服役,主要用于阵地防御和城市巷战杀伤有生目标,至今仍然是一些国家的制式装备。片中秃鹰小队曾使用它制作爆炸陷阱)
(M101榴弹炮(M2A1 105毫米榴弹炮)曾是美军的制式榴弹炮之一,在各战场作为师级支援火力大量生产并支援给各盟友使用,其以廉价设计简便与火力适中的特性获得了炮兵肯定,其升级版仍在部分国家服役)就影片本身的质量来说,《东方秃鹰》显然不是那种用零碎桥段堆砌起来的“流水线”作品,光是这点就非常值得肯定了。其看似是一部跟风好莱坞的越战片,但骨子里却是硬桥硬马的动作片,尤其最后在美军仓库的打戏,打得是又凶又狠,极具视觉冲击力。同时,该片的主线清晰且节奏明快,虽说剧情稍显简单,但并不会让人觉得单调,其中更是有不少别出心裁的动作设计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该片称得上是当时的顶级武打水平,不管是武术指导、镜头剪接、演员阵容,加上拳拳到肉的风格,还真没几部电影能达到这种水准的,就算是放在如今的香港也很难找出能与之匹敌的电影。(片中“俄罗斯轮盘赌”这一幕,明显有向《猎鹿人》致敬的意味)(在战场上,看似人畜无害的孩童也有可能是致命的陷阱)(随着故事的推进,有越来越多的队员倒下,由于他们塑造的角色个性鲜明,所以也营造出了一种悲凉之感)
而在战争场面的刻画上,《东方秃鹰》也不会显得有丝毫吝啬,影片隔三岔五就会有个火光冲天的大爆破,枪林弹雨的环境营造得也不错,还动用不少大型的军事装备助阵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被称作“替身之王”的钱嘉乐。在片中他除了客串以及充当洪金宝跳崖时的替身,在拍摄期间他还曾被六个汽油弹炸成了火球,浑身脱皮,《东方秃鹰》差点就成了他的遗作。由此可见为了战场效果这些龙虎武师的确是够拼的。(据说洪金宝当年为了这部电影特地减重二三十公斤,可以见得他的重视程度,而此时貌似也是他从影的最瘦时期)(袁和平老爷子放着好好导演身份不做,竟然远赴丛林来演戏,扮演嘴上不饶人的“伯爷”)然而,在当时那个跟风主义盛行的香港影坛,就是这么一部投入了主创团队极大心血作品,最终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尤其对那时如日中天的洪家班而言更是不小的冲击。该片虽说当时在香港和台湾各获得2160万港币和947万台币的票房成绩,但由于其投资巨大,这点票房收入实在是难以回本(据说该片的投入超3500万港币,还剪掉了大量素材,用于拍摄前传电影)。
此片也让嘉禾公司和洪金宝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再加上同期王晶执导的低成本喜剧《精装追女仔》票房居然还在其之上,对于当时的洪金宝来说这可谓是一记沉痛的打击。同时,此片的失利也验证了大制作的战争片在港片中并不吃香,当时的港人反而更偏爱“快餐式电影”,所以后来这类大制作战争题材在港片中就鲜有人敢尝试了,直到大陆资本开始进入后才有所缓和,属实是有些可惜......(周比利、狄威、仓田保昭三位武术高手在片中扮演武力值超高的越共军官,在美军仓库贡献了不少精彩的打戏。并且片中的武打设计真的很有创意,几乎没有重复的地方,每一段打斗都是经过精釆的设计之后呈现出来)(作为关底的大BOSS,包租公-元华饰演的越南将军阴狠毒辣,堪称小编的童年阴影)最后,带来的是一段《东方秃鹰》与亚洲小姐的联名表演的珍贵影像资料,虽然表演方式比较古早,但是胜在诚意满满,也是相当值得评鉴的。
祝君阅读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