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航天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微增1.37%,净利润扭亏为盈,但扣非净利润仍为负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55字,阅读需4分钟

1.航天科技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8.98亿元,同比增长1.37%,归属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42%。

2.然而,扣非净利润为负值,亏损198.04万元,尽管同比改善93.16%,公司实际盈利能力仍存隐忧。

3.其中,航天应用业务受洪灾影响较大,盈利能力待提升;汽车电子业务境外市场表现亮眼,但境内竞争压力大;物联网业务拓展多个行业,但盈利能力尚未显现。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3月30日,航天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8.98亿元,同比增长1.37%;归属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42%,成功扭亏为盈。然而,扣非净利润仍为负值,亏损198.04万元,尽管同比改善93.16%,但公司实际盈利能力仍存隐忧。航天科技主营业务涵盖航天应用、汽车电子和物联网三大板块,其中航天应用产品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汽车电子业务在境外市场表现亮眼,物联网业务则逐步拓展至多个行业领域。

图片

图片

航天应用业务:洪灾影响恢复,但盈利能力待提升

航天科技的核心业务之一航天应用产品,主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航天辅材和测试测控设备。公司自主研发的加速度传感器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成功助力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嫦娥六号等重大任务。然而,2023年8月华北地区洪涝灾害对公司涿州工业园区造成严重损失,尽管2024年6月生产能力全面恢复,但洪灾对公司的短期经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精密制造、航天辅材和测试测控设备的生产能力有所提升,但航天应用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并未显著改善。公司虽然通过精益生产管理和费用管控提升了价值创造能力,但扣非净利润仍为负值,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航天应用业务的营收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拉动,市场需求的波动性较大,公司需进一步拓展民用市场以降低对单一领域的依赖。

汽车电子业务:境外市场表现亮眼,境内竞争压力大

航天科技的汽车电子业务分为境外和境内两部分。境外业务以车载座舱内传感器为核心产品,包括座椅安全带提醒装置(SBR)、手离方向盘探测系统(HOD)等,2024年实现收入超过3.2亿欧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公司积极把握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机遇,SBR和HOD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境外业务的亮眼表现成为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支撑。

相比之下,境内汽车电子业务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公司主要以商用车为主,产品包括汽车仪表、车载显示终端、远程信息处理器(T-Box)等。尽管公司通过扩大产品线和提升市场份额稳住了基本盘,但国内商用车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需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境内业务的营收增长相对缓慢,公司需加快向智能座舱域控方向迭代研发新产品,以应对市场变化。

物联网业务:拓展多个行业,但盈利能力尚未显现

航天科技的物联网业务以AIRIOT平台为核心,提供低代码物联网软件解决方案,已在油气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煤矿等多个领域成熟应用。公司不断升级优化AIRIOT4.0版本,推动与AI的深度融合,赋能各行业业务落地实施。此外,车联网业务在山东、贵州、江西等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逐步向云南、四川等省份拓展。

尽管物联网业务在多个行业领域取得进展,但报告期内该板块的盈利能力尚未显现。公司主要通过平台系统服务销售、平台建设服务和终端产品销售获取收入,但整体营收贡献相对有限。物联网业务的定制化特性导致项目实施周期较长,成本控制难度较大,公司需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缩短项目周期,以实现盈利能力的突破。此外,物联网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以巩固市场地位。

总体来看,航天科技2024年业绩虽有所改善,但扣非净利润仍为负值,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三大业务板块中,航天应用业务受洪灾影响较大,汽车电子业务境外市场表现亮眼但境内竞争压力大,物联网业务拓展多个行业但盈利能力尚未显现。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328只股票诊断结果已更新,输入代码,查看你的股票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