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根治涉企违规收费: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关键路径

涉企违规收费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企业经营,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障碍。近年来,国家持续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收费秩序明显好转,收费项目逐步减少,收费行为更加规范。然而,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反复性,一些领域和地区违规收费行为仍时有发生。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根治涉企违规收费的目标,并围绕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

涉企违规收费的复杂性和反复性,主要源于政策和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为此,《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健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一方面,明确涉企收费的主体和主要项目,包括由政府机构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用于支持公共事业发展的政府性基金、中介机构向企业提供服务收取的费用以及行业协会商会收取的会费等。这些收费主体和项目的明确,为制度性建设提供了清晰的着力点。另一方面,对收费政策进行严格审核,积极推进相关法规制度完善。《指导意见》要求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依规清理违规收费政策,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同时,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确保增量收费政策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是根治违规收费的重要突破口。《指导意见》明确,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由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按职责分工制定收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开。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收费项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实现每个部门涉企收费一张目录清单全覆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更新发布收费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有效提高涉企收费的透明度,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杜绝违规收费行为。

此外,《指导意见》还强调综合运用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等手段,加大对违规收费主体的惩戒力度。通过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制度、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形成对涉企收费的全过程闭环监管。同时,围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的企业等问题多发领域,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清理违规事项、规范收费行为。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从源头上铲除滋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的土壤,实现长效治理目标。

根治涉企违规收费,不仅需要解决现实问题,更要着眼长远,持续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指导意见》要求推动修订《价格法》,研究制定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及相关指南,完善社会团体会费管理等制度。这些法规制度的完善,将为涉企收费监管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确保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总之,根治涉企违规收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标本兼治、防治并举。《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涉企收费监管进入了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的新阶段。通过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将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加载中...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