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想要在国内寻找到好的资产实在太难。
我这两年一直在研究海外好的资产,因为国内好的资产实在是找不到,于是我把目光集中在海外市场,比如美股,美债,甚至港股、港险。
其中美股我已经研究了好几年,这几年也一直在参与其中,收获十分不错,同时这两年家庭资产也配置了部分美债,这几年享受到了老美加息,所以整体的睡后收益都在5%以上,非常不错。
这个收益,相比国内的银行、国债,那简直不要太香,国内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只有1.8%,之前最低的时候只有1.5%左右。但就是这样的收益率,去年还被老百姓疯抢,实在是想不通。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之所以大家都去抢这种低收益的理财产品,核心是认知还不够,认为国内的就是好的,哪怕收益率低也认,因为也没别的选择。
昨天我看了一场雷军在腾讯的讲话,这场讲话是2011年的,他当时就非常肯定了PC会被手机替代,核心理由是PC需要插入很多的线路,用起来不方便,但当时很多人对他的观点都非常怀疑。
但实际上,他的这一认知来自于当时苹果在做移动手机,而且那时候小有成就。
今天,我们大部分人看到国内市场的产品,没啥好的选择,本质上,是没有参与过合规的跨境资产,比如美债,美股,港险。
这里的任何一件拿出来,在过去的几年收益率都比国内要高不少,而且十分安全。
我们先说第一种,美元存款。
很多人都很熟悉,在内地就可以找银行办理,内资银行和外资银行都有。
前两年,内地人民币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但美元存款利率却非常高,超过5%的比比皆是,我自己就是跑了一趟香港,做了不少。
其实过去两年也有个热词,就是赴港。这里面去的很多都是有认知,有点闲钱的中产。
当然,很多人问现在去还合不合适,如果说现在的话,那我认为还有更好的选择。
因为现在利率确实下来了一些,某外资银行给客户发的信息,前后仅隔一周时间,美元存款利率就从4%以上下降到了3%出头。
第二种,就是去香港买美元基金或者直接存美元。
对国家来说,香港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对内地中高净值人群来说,香港是参与全球资产配置最便捷的港湾。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香港作为全球自由贸易港,外汇不受管制。
香港的美元存款,总的来说要比内地利率高一些,但目前也只有3%-4%之间,和前些年7%、8%甚至更高的高峰期相比,也回落了不少。
至于美元货币基金,安全性没问题,它的底层资产主要是银行定期存款、短期国债、银行间同业存单等。
但是,美元货币基金和美元存款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
利率不断走低,收益越来越少。
香港银行的美元货币基金,目前收益在四个点以上,看起来还不错,但和之前普遍超过5%的水平相比,降幅明显。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配置一些美元资产,不但安全简单,而且收益还不错。
当然了,更优的选择是第三种:香港的美元分红储蓄险。
对于三五年内用不上的资金,比如规划养老的钱、准备传承给下一代的钱,香港的美元分红储蓄险是非常合适的。
香港美元分红储蓄险的长期预期利益比较可观。
以目前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一款产品为例,每年交10万美元,交5年,总保费50万美元:
保单第10年时,保单里预期有约70万美元,此时的内部回报率约4.29%;
保单第20年时,保单里预期有约143万美元,此时的内部回报率约6%;
保单第30年时,保单里预期有约261万美元,此时的内部回报率约6.06%。
时间越长,内部回报率越高。
内部回报率指的是复利,我们平时内地银行一般都说的是单利。
问题来了,香港分红储蓄险能有这么高的预期利益,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没有外汇管制,保险公司的投资自由度很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同时投资品类高度分散、多元。
香港的美元分红储蓄险的另一个优势是:
对于有现金流需求的朋友,也可以从保单里定期提领钱出来。
比如某款产品,52岁的人每年交10万美元,交5年:
从60岁开始,可以每年从保单里提取4万美元,补充自己的养老金;
80岁时,累计已提取约84万美元,此时保单里预期还有约61万美元;
90岁时,累计已经提取了约124万美元用来养老,这时保单里预期还有约65万美元,可以退保全部拿出来,也可以传承给下一代。
这几年,我身边的人去买香港储蓄险的还真不少,优势其实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