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3

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Neuralink 申请 “心灵感应”、“盲视” 和 “意念力” 商标,脑机接口技术加速推进|CyborgIN30

AI划重点 · 全文约1796字,阅读需6分钟

1.神经链接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心灵感应”、“盲视”和“意念力”等术语的商标申请,进一步推进脑机接口技术。

2.“心灵感应”是Neuralink的首款产品,旨在让用户通过意念控制外部设备,而“盲视”则指恢复盲人视力的实验性植入物。

3.除此之外,Neuralink还在进行CONVOY可行性研究,探索使用无线N1植入物控制实验性辅助机械臂。

4.通过这些商标申请和临床试验的持续进展,Neuralink正巩固其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前沿地位,拓展可能性边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CyborgIN》:CyberDaily关于赛博格的子栏目。OK,我们又将《赛博格在路上》更换为其英文名CyborgIN


Neuralink在推出向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 提交了“心灵感应 (Telepathy)”、“盲视 (Blindsight)” 和 “意念力 (Telekinesis)” 等术语的商标申请。意味着Neuralink在脑机接口技术层面进一步推进,意念力 (Telekinesis)可能是与其最新推出可控制机械臂的试验有关——即脑机接口控制机器人手,以操控外部设备或物体,帮助患者恢复自主生活的自由。


以及2050年的一天早晨




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神经科技公司 Neuralink 近期向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 提交了“心灵感应 (Telepathy)”、“盲视 (Blindsight)” 和 “意念力 (Telekinesis)” 等术语的商标申请。  这些于三月初提交的申请,预示着 Neuralink 在脑机接口 (BCI) 技术领域的宏伟蓝图,与其正在进行的人体试验进展相呼应。


“心灵感应” 是 Neuralink 首款产品的名称,这是一种旨在让用户通过意念控制外部设备的脑机接口。“盲视” 则指一项旨在恢复盲人视力的实验性植入物。“意念力” 似乎是马斯克与 “心灵感应” 交替使用的术语,进一步强调了通过意念控制设备的功能。


“心灵感应” 的成功已在 Neuralink 正在进行的 PRIME 研究(精确机器人植入脑机接口研究的缩写)中得到初步验证。 该研究涉及将一种微小且外观隐蔽的设备,即 N1 植入物,植入到大脑负责运动计划的区域。  该植入物能够解读神经信号,使用户仅凭移动意图就能操作电脑和智能手机。


2024 年,29 岁的高位截瘫患者诺兰·阿博成为首位 PRIME 研究的参与者,也是首位接受 Neuralink 植入物的人,并因此登上新闻头条。  植入物使阿布augh 能够完全解放双手地进行国际象棋和电子游戏等活动,展示了 “心灵感应” 在现实世界的应用潜力。  此后,Neuralink 又通过 PRIME 研究植入了另外两名参与者。


Neuralink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强调了其技术日益增长的实际应用价值。“综合来看,PRIME 研究的参与者植入 Link 已经超过 670 天,使用 ‘心灵感应’ 的时间累计超过 4900 小时,”该公司表示。 他们强调了该技术日益增长的独立使用性,指出参与者现在平均每天独立使用 Link 6.5 小时进行日常活动,而不仅仅是在预定的研究环节中。“独立使用表明 Link 在实际应用中的帮助程度,以及我们在实现恢复自主能力使命方面取得的进展。”


与此同时,Neuralink 旨在解决视力丧失问题的 “盲视” 植入物,去年获得了 FDA 突破性设备认定,这是一个重要的推动。  该植入物利用微电极阵列插入视觉皮层,即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区域。 通过刺激该区域的神经元,该设备旨在为个体生成视觉图像,即使是那些视神经受损的人,只要他们的视觉皮层功能完好。 这项技术有可能使先天失明的人首次体验到视觉。


马斯克在降低期望的同时,也暗示了 “盲视” 的变革潜力。 他表示,最初的视觉质量将是 “低分辨率的,类似于雅达利游戏机的画面”,但他设想未来的迭代版本将超越自然视觉,甚至可能允许用户看到红外线、紫外线甚至雷达波长,并将其比作科幻剧《星际迷航》中的角色乔迪·拉福吉。


此次新的商标申请是在 Neuralink 之前申请 “Link”、“R1” 和 “N1” 商标之后进行的。“Link” 指的是整体的脑机接口技术,“N1” 指的是植入的电极阵列,“R1” 则是用于精确定位植入物的医疗手术机器人。


除了美国本土,Neuralink 也在扩大其研究范围。 去年 11 月,该公司获得了加拿大卫生部的批准,可以进行 CAN-PRIME 研究。  该研究与多伦多西部医院的大学健康网络 (UHN) 合作,将在临床试验环境中严格评估 N1 植入物和 R1 机器人的安全性。 CAN-PRIME 研究特别关注将 N1 植入物的 64 根细丝精确插入患者大脑这一精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展示其技术在多样化应用方面的潜力,Neuralink 还在 11 月宣布启动 CONVOY 可行性研究。  这项研究将探索使用无线 N1 植入物来控制实验性的辅助机械臂,突显了 Neuralink 技术在帮助行动不便人士方面的潜力。


通过这些商标申请以及临床试验的持续进展,Neuralink 正巩固其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前沿地位,不断拓展可能性边界,并预示着一个技术与人类思维无缝融合的未来。






2050年的一天早晨

图片



后记

赛博格是一个身份,也是人类迈向后人类、超人类的显现,但现在目标价值是,人们通过接入脑机接口或、仿生义肢,得以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增强自身,从“牢笼”解放出来,去体验广阔的生活,实现自我。

我们组建了一个【CyborgIN交流群】,如果您也在关注脑机接口、仿生义肢、植入物...可以后台加微信:Seeranverse,加时请备注公司+姓名和关注或从事领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