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5小时救出一名埋压近40小时的老人” 中方救援队长讲述缅甸地震救援情况

AI划重点 · 全文约1082字,阅读需4分钟

1.缅甸地震已造成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

2.中国多支救援队伍携带设备和物资紧急奔赴缅甸地震灾区。

3.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于当地时间3月30日凌晨5时左右救出一名被埋压近40小时的73岁老人。

4.救援过程中,中国救援队面临语言不通、高温天气、灾区疾病等困难。

5.下一步,中国救援队将继续搜救失踪人员,并对楼板进行破拆、成孔、成洞,为搜索创造条件。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根据缅甸气象水文部门当地时间3月30日发布的通告,继28日发生强烈地震后,截至30日上午共报告25次余震,其中震级最高为7.5级,最低为2.8级。

  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此次地震已造成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

  目前多支中国救援队携带救援设备和物资正在紧急奔赴缅甸地震灾区,希望能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抢救更多生命。

图片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在缅甸地震灾区进行紧急救援(摄影:张晓宁 莫小欣)

  当地时间3月30日凌晨5时左右,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会同当地救援力量,经过约5个小时的紧急救援,在缅甸内比都一家医院的废墟下救出1名被埋压近40小时的73岁老人。

  据了解,这是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地震灾区后救出的第一位灾民。

图片

△缅甸地震灾区现场(摄影:张晓宁 莫小欣)

  参与缅甸内比都医院救援工作的中国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队长穆树元30日上午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独家专访时,介绍了救援的整个过程。

图片

△资料图:穆树元(图自中铁二局公众号)

  我们于北京时间3月29日早晨6:20左右乘专机起飞,直达缅甸仰光,在仰光落地后简单了解了一下灾情的整体情况,然后驱车从仰光抵达首都内比都开展救援。

图片

△缅甸地震灾区现场(摄影:张晓宁 莫小欣)

  根据当地政府的需求,我们到了内比都的一家医院。医院是三层楼,第一层已经完全垮塌,二层、三层的主体结构稍微完整一些。我们对医院进行了全方位的灾情搜救、侦察和安全风险评估,然后划定了一些区域。

  根据探测结果,我们发现了一名被埋压的老人。我们马上分成两个组,一组开始继续搜索探测生命迹象,另外一组马上营救老人。我们采用先上后下、后进前出的方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用到了破拆、竖井、横向通道等技术,从晚上12点到次日凌晨4:56分,历经近5个小时把老人救了出来。救出老人之前,我们还在破拆过程中搜救出了两名遇难者。

图片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在缅甸地震灾区进行紧急救援(摄影:张晓宁 莫小欣)

  穆队长说,下一步,救援队会尽力克服语言不通、高温天气、灾区疾病等诸多困难,第一时间前往有需要的地点搜寻失踪人员。

  下一步我们还会在这个医院进行搜救,医院当时说被埋压了30多人,现在还有十几个人没找到。我们没有放弃,还在和当地救援力量一起继续开展生命探测和特殊空间的搜索,对楼板进行破拆、成孔、成洞,为搜索创造条件。我们也做好准备,在内比都区域范围内,如果其他地方发现有人员存活、救援难度较大的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去,攻坚克难。

  在现场我们遇到的难题之一是语言不通。我们在救援过程中要与当地的救援力量和家属进行沟通,幸好(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给我们派了翻译。另一个难题就是高温,现场一些遇难者遗体腐坏得比较快,存在一些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隐患。此外热带地区的登革热、痢疾以及其他一些传染病,也是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