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涛教授:第9和10例?全球再添2例潜在治愈的HIV感染者丨CROI热评

图片

编者按:在近日举行的第32届反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CROI 2025)大会上,报道了2例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初步HIV病毒库清除证据的HIV感染者,这有可能是全球第9和10例通过CCR5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得到功能性治愈的HIV感染者。《感染医线》特邀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孙永涛教授介绍和点评如下。

芝加哥患者:HIV反弹并不能除外治愈可能

这是一名67岁的HIV感染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男性患者,接受了来自10/10 CCR5Δ32/Δ32匹配无关供体的减低强度异基因干细胞移植(SCT);SCT成功,(1个月内100%植入)。

血浆HIV-1 RNA降至<0.3 拷贝/毫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HIV RNA/DNA降至<0.3 拷贝/百万细胞。

12个月时,PBMC中未检测到野生型CCR5 DNA。抗HIV抗体降至与HIV未感染对照相似的水平,HIV反应性CD8和CD4 T细胞检测不到。

但在治疗停止(ATI)后8周和9周出现HIV反弹(病载分别为780、300拷贝/毫升),并重新引入了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尽管反弹,但在PBMC中未检测到细胞相关的HIV-1 RNA或DNA(<0.14拷贝/百万)。反弹HIV中的HIV env序列被预测为R5-tropic型。在反弹或之后,PBMC中未检测到HIV RNA/DNA和HIV反应性CD8和CD4 T细胞。

在ART重新启动24个月后,开始了第二次ATI,目前已经持续7个月HIV缓解。

奥斯陆患者:CCR5Δ32/Δ32 HSCT后4年未复发

这是一名58岁的男性,有14年的HIV-1 B型(携带CCR5 tropism)感染病史,且达到病毒血学抑制,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接受了HSCT。移植来自其HLA相同表型的兄弟,携带CCR5Δ32/Δ32纯合突变,而患者携带CCR5Δ32/野生型。该患者发生肠道和皮肤的严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并用Janus激酶抑制剂(JAKi)鲁索利替尼(Ruxolitinib)治疗。

患者在HSCT后1年实现T细胞重建。第90天在外周血中检测到完全供体嵌合体,后来在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中检测到。

HSCT后,血浆HIV RNA保持不可检测水平。在HSCT后24个月停止ART。

在停止ART后24个月,HIV特异性CD4+和CD8+ T细胞反应缺失,血清HIV亲和力显示出弱功能性亲和力,Western blot显示出减弱的HIV-1特异性抗体反应。在GALT中发现了HIV DNA的痕迹,但在血液或GALT中未检测到完整的HIV DNA。重要的是,在6500万个CD4+ T细胞中通过qVOA(病毒生长检测)未检测到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

孙永涛教授点评:

本次CROI大会展示的2份壁报,似乎又有2名HIV感染者在接收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恶性疾病后后摆脱了HIV的困扰。如果他们病情持续缓解,他们将成为骨髓移植后实现功能性治愈的第9和第10例患者。

第一名来自美国芝加哥的研究团队报道的患者,在CCR5Δ32/Δ32 SCT且停止ART治疗后,发生HIV-1反弹;但重启ART治疗2年并开始第二次停止ART治疗后,患者再次恢复HIV缓解。该病例提示我们,如果HIV感染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疾病和艾滋病,术后如果出现HIV反弹,并不能完全排除HIV治愈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临床医生需要继续监测HIV病载的动态变化。这些疾病特征可能有助于我们将来进一步了解CCR5基因治疗艾滋病的过程,并完善相关的机制研究。

另一项奥斯陆的研究,报告了一例来自同胞供体的HSCT后HIV缓解的病例。显然,供体的CCR5Δ32/Δ32突变可能防止了HIV重新植入移植物,而患者发生的GVHD疾病可能也促进了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的完全供体嵌合体。此外,与日内瓦患者一样,本例患者也接受了JAKi治疗,这可能有助于减少病毒储存库。这些疾病诊疗过程的特征性干预措施或临床事件,为未来CCR5基因治疗艾滋病提供了可参考信息,例如JAKi此类靶向药物在HIV功能性治愈中的研究也引人关注。

总之,基于CCR5基因的HSCT功能性治愈HIV的案例已经有望突破个位数。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了HIV治愈的希望。尽管CCR5Δ32/Δ32突变的罕见性可能限制了这一治愈性疗法的普及,但随着基因编辑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完善,未来基于CCR5基因编辑技术的HIV治愈性疗法也可能迎来突破。

患者来源

性别

恶性疾病

移植CCR5基因型

柏林

AML

CCR5Δ32/Δ32

伦敦

霍奇金淋巴瘤

CCR5Δ32/Δ32

杜塞尔多夫

AML

CCR5Δ32/Δ32

纽约

AML

CCR5Δ32/Δ32

希望之城

AML

CCR5Δ32/Δ32

日内瓦

白血病/双表型肉瘤

CCR5WT/WT

柏林

AML

CCR5WT/WT

法国

AML

CCR5Δ32/Δ32

芝加哥

AML

CCR5Δ32/Δ32

奥斯陆

MDS

CCR5Δ32/Δ32

▌参考文献:

[1]Paul Rubinstein,et al.Sustained HIV Remission Despite Transient Rebound Viremia After a CCR5∆32/∆32 Stem Cell Transplant.CROI 2025,Abstract 531

[2]Marius Trøseid, et al.HIV Remission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From CCR5Δ32/Δ32 Sibling Donor.CROI 2025,Abstract 532

图片

孙永涛 教授

国家重点学科,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艾滋病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全军感染病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5年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埃博拉专家组长

承担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课题20余项。

2014年负责牵头国家“十二五”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重大专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