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皖南再添一条绿脉 宣泾高速二期有望今年上半年通车

大皖新闻讯  S36宣城至泾县高速公路坐落于皖南灵秀的山水秘境中,全长51.27千米,分一期和二期建设。宣泾高速一期已于去年年底建成通车,宣泾高速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项目绕避扬子鳄保护区

图片

S36宣城至泾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位于我省泾县境内,全长11.27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起于泾县江梓村,跨越G205国道,穿越牛形山、秦坑河等,终点衔接芜黄高速。

“这条高速最大的亮点就是特别注重与自然协调,仿佛在皖南山区展开一幅水墨长卷。”据该项目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皖南绿脉”将泾县“宣纸故里”的文化基因融入工程细节,江梓隧道采用“零开挖”技术,洞口景观以徽派建筑线条勾勒,与山体浑然天成。在隧道洞口设计上以革命老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为依托,融合宣纸故乡的文化底蕴,营造水墨泾县意境,凸显富有诗意的宣徽文脉和山水秘境;互通区绿化分为“水墨书香”与“桃花潭畔”主题,展现徽派山水意境。

据介绍,该项目以生态为基础,全线桥隧比达45%,绕避扬子鳄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布设动物迁徙通道12处,利用红外相机监测生物多样性。施工中创新应用“泥浆分离改性再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5%,打造“会呼吸”的低碳公路。

引入“无人摊压机群”

宣泾高速二期引入“无人摊压机群”,减少30%人工干预,最大降低生态扰动。“项目采用毫米级管控,匠心锻造品质。”安徽交控集团宣泾项目办工程计划部主管王潇枭介绍,

该项目引入超声波桥面摊铺、路面无人摊压机群施工技术,路面渗水系数、伸缩缝平整度等指标远超国标。同时,AI边坡监测系统实时预警地质风险,上下边坡线形流畅如自然山脊,实现“车行画中,路隐林间”的美学效果。

据介绍,该项目实现一年内完成隧道全幅贯通,涉铁工程、路基桥梁主体工程,创下山区高速建设新速度。截至目前,宣泾高速二期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全力推进房建、绿化、交安、防护等附属工程施工,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整个工程竣工后,将实现宣城“市县一小时通达”,并开辟通往赣粤方向的高速新通道,沿线还将串联月亮湾、宣纸文化博物馆、查济古村、桃花潭等景点和皖南事变革命烈士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等教育基地,成为旅游快速通道,对于加快实现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长三角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摄影报道

编辑  许正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