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广州地铁好做法纳入标准,引入国际好做法指导广州”

30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该委员会依托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将构筑轨道交通领域的工程标准体系,助力我国轨道交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图片

“轨道交通标准跟市民息息相关。”广州地铁集团副总工程师、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农兴中以广州地铁的电扶梯为例,“一号线好些出入口只有楼梯,或者只是上行方向有扶梯。这是因为一号线的标准是依据当时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设定的。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标准后来重新调整,新线路的电扶梯数量就比以前多了。”

该委员会依托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也在广州召开。“广州地铁在轨道交通设计、建设、运营方面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农兴中说,“目前广州地铁运营的城际和地铁里程超过1000公里,广州地铁设计院立足广州、走向全国,为国内很多主要城市的地铁设计作出贡献。接下来,我们可以把广州地铁的好做法吸纳到标准之中,也可以引入其他城市或者国际上的好做法来形成我们的标准,指导广州地铁的建设。” 

首任主任委员陈湘生院士表示,专委会将围绕“双碳”目标、智慧城轨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快编制一批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团体标准,驱动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图片

在同期举办的“标准引领 绿智融合”技术交流会上,周福霖院士、于起峰院士、陈湘生院士、董勤喜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旭锴、史海欧、周良、黄晓家等数十位城市轨道交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学术前瞻性研究,为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新生态、推动绿色与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涂娅 朱奕豪 傅雅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 通讯员:涂娅 朱奕豪 傅雅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