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3

评论

14

1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时隔1年,西京医院全球首例猪肝移植成果再次登上Nature杂志

3月26日晚,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窦科峰与王琳、董海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顶刊Nature上发表了前期猪肝移植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基因改造的猪到人肝脏异种移植。在本研究中,采用异位辅助移植手术,将一个经过六种基因编辑的猪肝脏移植给一位脑死亡受体。在随后的10天里,对受体的移植物功能、血流动力学以及免疫和炎症反应进行了监测。异种移植的门静脉再灌注2小时后,产生了金黄色的胆汁,到术后第10天,胆汁量增加到66.5毫升。术后,猪源性白蛋白水平也有所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术后第1天升高,然后迅速下降。猪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血流速度保持在可接受水平。虽然术后早期血小板数量有所减少,但最终恢复到正常水平。

组织学分析显示,猪肝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且无排斥反应迹象。通过注射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抑制了T细胞活性,B细胞活化在术后3天增加,随后被利妥昔单抗抑制。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水平在围手术期无明显变化。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最初升高,然后迅速下降。至研究结束时,异种移植物一直保持功能状态

图片

这个研究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识。是的,因为该移植手术在去年3月便已成功实施。当时西京医院的窦科峰院士与陶开山主任成功对1名确认为脑死亡的患者(经家属同意)实施了全球首例猪肝移植手术,这次移植是辅助性移植,保留了患者的肝脏。当时,国内众多新闻也对此进行了报道,Nature杂志也对该案例进行了专门报道,认为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成功尝试。本次论文是对移植后的相关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本篇论文的正式上线,相当于时隔1年后,该成果再次出现在Nature杂志。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月时,西京医院还实施了全球首例猪肝原位移植(直接替换患者肝脏);3月初时,又实施了亚洲首例基因编辑猪-终末期肾病患者异种肾移植。这一系列的成果表明西京医院在异种器官移植,特别是异种肝脏移植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准。

图片取自西京医院

上述成果的带头人为西京医院的窦科峰院士,他生于陕西乾县,年仅15岁就入伍,后在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取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他为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教授、西京医院主任医师等。窦科峰长期从事器官移植研究,并在移植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要成果,他于2021年成功当选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片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