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还要补钱?村落合并迎来“房票制”,涉及大量农民宅基地

作为本次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2025年,随着一开年就拆迁的情况出现,给了很多农民迎接拆迁的遐想,只不过有人盼着拆迁,而有人拆迁后,却开始怀念原来的生活,其中拆迁就包括村落合并。

近期,山东济南莱芜部分村庄,迎来了村落合并,部分村庄也计划在四月初,就完成所有的拆迁签字工作,随后将会正式开启拆迁工作。而在安置上,“房票制”的出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拿着房票去买商品房时,农民回迁还要补钱。

图片

其实,作为农村拆迁的一种,村落合并已经试行了很多年,然而一切都仿佛是一个循环,本身就起源于山东的村落合并,近期的新试点,如“房票制”,也在山东首次较大范围开展。而接下来,随着新制度的普及以及村落合并范围的扩大,被涉及的农民数量并不少。

图片

村落合并需要留意什么?又有哪些新影响因素?

我国的底色就是农耕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农村村落,大多都依山傍水,分布较为广泛且分散,而人口外流情况却在加剧。虽然村落合并,能够通过人口相对集中,来缓解人口空心化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但是伴随着村子合并,农村土地整合也在同步进行,就使得很多农民住上楼房之后,将彻底脱离农耕作业,后续生活、养老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关于村落合并的直接影响因素,县城的变化容易被忽视。因为随着农业生产基本物资和基本工业品流通的提速,很多县城的存在必要性正在降低,参考唇亡齿寒的道理,大量农村也在县城的变化中,即将面临村落合并,且合并规模正在不断变大,四合一、六合一转变成了十合一,从4000人以下合并,转变成了7000人以下都有合并的可能。

总的来说,随着村落的合并,土地资源也会被整合,农民需要更多保障,而且,县城的变化,对村落合并的推进作用很大。村落合并还有一层隐藏逻辑,那就是随着农民的市民化,消费群体将会进一步扩大,但我们也要看到,农民的收入有限,村落合并也无法从本质上,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所以说还需要慎之又慎。

图片

村落合并有新要求,涉及大量农民宅基地。

在《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中,中央国务院表示,搬迁撤并类村庄有序实施搬迁撤并,解决好民生保障、就业增收和生态保护等问题。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出,关于村落合并之后,农民的生存、就业问题,国家开始重点关注,也使得各地在推行村落合并时,会更加谨慎,如果后续长久保障无法解决,农民可以拒绝合并。

除此以外,现在多省份试点地区,已经制定了新的村落合并计划,除文中开头所说的山东莱芜等地外,安徽凤台县首批已将69个村合并成29个村,合并后的村人口规模一般在4000人左右、社区人口一般在10000人左右,而第二批合村并居工作将于2026年全面完成。

图片

关于村落合并,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农民应对村落合并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就是及时翻建农房,且只翻盖一层。另一个是国家已经提高农民参与度,农民可以就合并规模和安置方式,提出个人或集体意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