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徐汇区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入打造“汇心检察”基层治理平台,深度融入区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治理脉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自2022年12月“汇心检察”创立以来,徐汇区检察院党组班子带领67位检察人员下沉基层,以领导包保、四大检察融合、检察官一对一对接联系全区13个街镇56个“生活盒子”的方式,打通检察履职融入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品牌创设近3年来,开展“家门口”系列检察办案活动139次,直接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先后被评为“2023年上海市法治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2023年度法治徐汇建设‘十大品牌’”“2023年徐汇区平安建设十大优秀实事项目”“2024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
2025年,随着各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蓬勃发展,“汇心检察”又有了新的载体。
“汇心检察”融入新“家”
3月19日,徐汇区检察院“汇心检察”团队的韩瀚、胡卓英、吕光耀3位检察官,在斜土街道综治中心,与区公安、区法院、区司法局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一同参加了由街道组织的难点问题处置推进会,就多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矛盾化解问题,进行了实质化讨论,寻求法治解决路径。
“我们在各综治中心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地点,当牌子挂上去的一刻,切实感受到了那种随时要维护社区群众合法权益的责任感。”来自控告申诉部门“汇心检察·卓英工作室”的检察官胡卓英说。
徐汇区检察院履行检察服务中心的职能,“汇心检察”团队分批入驻辖区13个街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全面融入辖区各综治中心建设,除了“排摸办案信息”“公开听证”“参与巡回法庭”等传统功能外,随着综治中心进入快速发展时代,汇心检察又用多项举措升级法治服务层级,为辖区内综治中心提供常态化、实质化的法治服务。
推进子品牌全入驻
在综治中心挂牌“汇心检察·卓英工作室”“光启未未来”“检互西岸”等品牌,对应四大检察履职职能,推进“汇心检察”子品牌全入驻提供检察服务。
走访深入到居委会
13个检察服务团队一一对应,嵌入13个街镇综治中心建设,制定每月走访街镇下属一个居委片区的任务,深入群众身边,跟踪涉法诉求。
列席综治中心例会
汇心检察”团队成员每月通过列席综治中心例会,参会摸排收集矛盾线索,力促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开展业务交流培训
检察机关与街镇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合作开展业务交流培训,互相提供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咨询帮助,共同培育法治思维,锻炼青年队伍,实现检察履职与基层治理融合互促。
开辟法治宣传阵地
以综治中心为法治宣传阵地,平时循环播放《弄堂里的故事》《千千没想到》等检察宣传短片,在重大法治宣传节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推动居民群众自觉学法、知法和守法,形成良好氛围。
升级后的“汇心检察”,将会一如既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倾注“心”力,提供更多、更深入、更全面的检察服务,将法治力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一路走来的“汇心检察”
“2022年初创时,在走访了13个街镇,了解了基层社区群众的法治需求后,成立‘汇心检察’,而最初成立‘汇心检察’的目标,只是想回应街镇有事需要检察机关提供法律援助时,能找得到人的现实需要。而现在‘汇心检察’的发展,是当代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需求,推动着我们一路前行。”徐汇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庆华这样说道。
“汇心检察”一路走来,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这期间,累计收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186件,已办结答复122件,导入法律程序64件。许多通过平台收集到的问题成为案件线索,线索又成为了案件,案件在办理中又结合开展公开听证会、普法宣传活动等直面群众,形成良好反馈机制。
“通过案例讲评会以及走访活动,让参会的街镇代表对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对检察履职范围从不了解到越来越熟知,现在‘汇心检察’也成为了我们检察履职重要的案件线索交互平台,我们许多扶助老弱群体的民事支持起诉的案件线索,就是来源于街镇的直接反映。”“汇心检察”湖南街道团队长、民事检察部主任陆静说道。
近年来,徐汇区检察院举办“汇心检察”案例讲评会3场,发布了如“汇心平台解邻里纠纷”“缓刑并非是一场狂欢”刑事检察案例、“失位监护”民事支持起诉案、“汇心护航历史文脉更新”公益诉讼案等3批24个典型案事例,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这些案事例线索来源于基层、社会治理在基层、办结后展示在基层,在“汇心检察”的平台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基层社会治理的“闭环”,“汇心检察”已然成为高质效检察办案、高质效检察履职的助推器。
一路走来的“汇心检察”做到了当时的初心,不仅让街镇有法治需求时,能找得到检察官,“汇心检察”还带着反诈、未成年人保护、城市公共安全、矛盾化解等九大主题“法律服务菜单”,陪伴在人民群众身边。如今,“汇心检察”已在综治中心“落户扎根”,将检察履职完全融入到“平安徐汇”乃至“平安中国”的建设中,并根据综治中心新的建设需求,提供更加深入、精准的法律服务,这也将是“汇心检察”全方位探索基层检察机关融合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心”路径的一个里程碑。
“心”里的未来路径
“我们觉得仅仅是播放反诈短剧还不够,应该线下准备排演一部精品反诈话剧,依托‘汇心检察’到各街镇巡演,发挥青年检察官力量,提升社区居民反诈意识。”徐汇区检察院团总支青年干警陈沈豪在3月27日“汇心检察”月例会上提出建议。
“今年‘家门口’公开听证已经排了17场,但我们现在进行公开听证的案情介绍相对简单,要反思代表委员和社区居民可能对检察履职感受度不深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在确保听证程序合法的前提下,增加对检察听证的案情、过程、处理结果等方面的介绍,检察官也应有专门的答疑互动。”负责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办公室干警高友敏提到。
“是否可以将社区公开听证、参加巡回法庭等办案的效果作标准化评价,作为案例讲评,为落实最高检有关‘三个管理’的高质效办案要求助力?”第六检察部的检察官包蕾提道。
“汇心检察”分管领导,徐汇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祝黎明对这些建议一一进行记录,并就可行性组织大家进行现场讨论。“诚如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理念,‘汇心检察’是一个平台,许多工作都能依托它来开展,这有利于推动我们不断思考,迭代升级,为人民群众持续提供高质量检察服务。”祝黎明介绍道。
与此同时,在朱庆华检察长的办公室里,有一块大白板,白板中央写着“汇心检察”几个字,从这几个字四周,延伸出数十条线,连接着“党建引领”“人民城市人民建”“高质效办案”“人才培养”“枫桥经验”“典型案例培育”“法治宣传”等等词汇,写满了一个白板。
“3月19日参加完徐汇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以后,标志着‘汇心检察完成了全面入驻综治中心的迭代升级’,而这上面记录的,都是对‘汇心检察’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按照平台能够承载的功能,未来还能够迭代、再升级,成为打通检察履职与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钥匙。”朱庆华说道。
回首来路,展望未来,是一条检察履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心”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法治带到人民群众身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汇心检察”服务基层治理平台的成立为了人民,也将依靠人民。用高质效检察履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汇心检察”未来不变的使命,未来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