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城洋紫荆绽放之时,一场金融行业的盛会在柳州举行。
3月29日,以“金融聚力、智造向新”为主题的2025年工业转型升级金融同业交流会举行,近200名金融、产业及投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赋能工业转型的新路径,为柳州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2025年工业转型升级金融同业交流会现场
柳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财联社总裁胡刚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上市公司光洋股份董事长、深圳东方富海主管合伙人李树华,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分别作主旨演讲;柳州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吴建民,江苏苏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储兵,浙商银行南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何胜斌,广西一家美人造板有限公司、集团总工程师陈耀礼等围绕破局工业升级融资难题进行圆桌对话。
打造“最懂工业的城市商业银行”
今年是柳州银行连续第二年举办大型同业座谈交流会。柳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在致辞时表示,柳州银行在3月28日迎来了28岁的生日,正值壮年,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当前,柳州银行正在打造“最懂工业的城市商业银行”品牌,全力以赴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注入金融力量。
柳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致辞
谢斌介绍,柳州银行制定了《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创新推出支持柳州市高成长性工业企业产值翻倍的“倍增贷”和“工业快贷”等金融产品,去年支持工业企业1806户,贷款余额177亿元;支持民营企业10926户,贷款余额316亿元。近年来,柳州银行共支持自治区和柳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累计融资超3000亿元。
财联社作为柳州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本次交流会的联合承办方。财联社总裁胡刚在致辞时说,财联社与柳州的缘分,始于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成于携手并进的现实担当。65年前,沪上儿女西进龙城,在柳江畔铸就了柳州工业的基石。“而今,我们组建‘长三角产业考察团’‘紫金财富精英跑团’,与柳州银行并肩同行,以金融‘活水’浇灌智能制造的沃土。”
财联社总裁胡刚致辞
胡刚表示,未来,财联社继续携手柳州银行,搭建上海与柳州产业及资本对接平台,组建长三角产业考察团,让创新创业元素充分流动,协助柳州构建一个前瞻性、全景式的智能产业生态。
大咖共话金融赋能良策
聚焦金融赋能、工业转型、人工智能三大关键词,行业大咖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共话发展良策,分享实践案例与创新解决方案。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新技术研发,还是科技成果转化,都需要金融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聚焦推动金融有效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作主旨演讲时,结合当前我国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体系初具规模的现状,以及金融结构与科创需求之间匹配度不足等痛点,提出引入更多金融“活水”润泽科创发展,从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优势,探索设立科创政策性银行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银行支持体系。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作主旨演讲
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造业出海之路,上市公司光洋股份董事长、深圳东方富海主管合伙人李树华结合中国资产新的估值体系等情况,并从智驾、出海、并购重组三个主题词对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进行深度剖析,阐述了在供应链重构和产业周期中寻找确定性的探索路径。
上市公司光洋股份董事长、深圳东方富海主管合伙人李树华作主旨演讲
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通过结合企业在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方面的创新技术,以及大模型矩阵的相关应用,分享了其与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
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作主旨演讲
在圆桌对话现场,柳州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吴建民,江苏苏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储兵,浙商银行南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何胜斌,广西一家美人造板有限公司、集团总工程师陈耀礼聚焦“破局工业升级融资难题,金融协同合作模式”展开深入交流,共探破局之道。
圆桌对话现场
金融与体育“双向奔赴”
3月30日,柳州银行杯·2025柳州马拉松暨警察马拉松将激情开跑。由金融同业、投资人、企业家组成的“紫金财富精英跑团”也将开启首秀,共赴春日之约,把金融基因注入城市体育赛事。
在交流会现场,柳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财联社总裁胡刚将印着“紫金财富精英跑团”等字样的旗帜交到跑团代表,上市公司光洋股份董事长、深圳东方富海主管合伙人李树华,韦豪创芯投资董事长周思远手中。“紫金财富精英跑团”将用脚步丈量柳州这座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城市,用心感受柳州独特的人文魅力与蓬勃发展的投资环境。
紫金财富精英跑团授旗仪式现场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这场智慧与远见碰撞的交流会,产融结合的思路与机遇不断迸发,也为各界深入了解柳州、投资柳州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柳州银行将以金融之力,携手各界伙伴,共同擦亮“柳州制造”的金字招牌,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