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宁发布2024年财报,收入286.76亿元,同比增加3.9%,毛利率提升6.0%至49.4%。
2.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0.13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的31.87亿元略有下降。
3.专业运动被李宁看作是立足之本,2024年李宁跑步品类零售流水增长25%,跑步、篮球、综训三大品类流水占比达到64%。
4.为此,李宁品牌在产品研发上持续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增长9.3%,研发投入增速大于营收增速。
5.此外,李宁品牌再度成为中国奥委会(COC)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合作伙伴,支持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等顶级赛事。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李宁公布了2024年财报。
在体育大年过后,李宁在今年1月宣布重返「奥运领奖台」,作为运动国牌的老大哥,李宁的财报表现和未来战略,又展现出了怎样的行业趋势?
▂
文 / 刘金涛
一直以来,专业运动被李宁看作是立足之本,也是信心的重要来源。
在与氪体谈到「布局专业运动资源的思路」时,钱炜直言道:「更多的运动资源还是为了企业未来中长期更健康、更强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
回望李宁品牌的发展历程,运动员李宁的那些画面,大多发生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这不仅让李宁品牌承载起了一定的民族情怀,更是传递着国民对于胜利的运动追求与家国荣誉。
金牌、领奖台、胜利以及运动员精神,构成了曾经李宁品牌的大众认知。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很多爱运动的年轻人可能已不认识李宁是谁,正因为如此,才诞生了2024年那个著名的《以我为名》宣传片,李宁品牌也始终在努力将运动员李宁的品牌故事,换成当下的语境、换成当下的运动员,重新再讲一遍。
实际上,多年的运动资源布局,也让李宁拥有了涵盖中国体育代表团、国家运动队、顶级职业联赛、青少年体育、马拉松、羽毛球、乒乓球等全方位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李宁品牌还拿到了「王牌」。1月,李宁品牌宣布于2025-2028年再度成为中国奥委会(COC)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合作伙伴,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以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等顶级赛事。
体育IP的长期价值更体现在品牌资产的持续增值,无论是国家队、运动员还是体育赛事,这些合作赋予李宁品牌的不仅是曝光量,更是将流量与注意力沉淀为品牌信仰的能力。
可以说,即便在2025年李宁延续着稳健的发展战略,但在积蓄足够的力量后,李宁品牌需要足够的燃点——不仅激活品牌的精神感召力,更能够在经营表现中创造新的表现。
「一切皆有可能」精神与力量,可能就是最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