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首届新生入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 实习生 刘烨)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首批招收来自69个学科专业的368名在读博士生,聚焦科技前沿,实施超常规培养。

从2024年起,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实施博士专项招生和培养工作,希望以超常规培养方式,快速培养一批能迅速投身于重大科技任务或产业创新一线的高质量急需紧缺人才。目前,前沿交叉科学学院先期在两大方向开展交叉型博士生超常规培养。

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院长郭田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前沿交叉科学学院目前只招收博士生,要求学生的研究选题必须依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并在导师协助之下与同学形成团队,一同完成核心科学问题和技术的攻关。

在招生阶段,国科大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打破了常规流程,提前向学生释放了一些重大科学研究任务信息,了解学生对不同任务的感兴趣情况,并明确告知其未来科研项目方向,在面试环节根据学生科研兴趣方向进行针对性录用。

“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重大任务中核心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人才。那么其培养方式必须做到多学科交叉。”郭田徳提到,为了实现该目标,每一位学生将由不同学科方向的导师共同辅导,形成了原学科、交叉学科、企业方向的“三导师制度”。在重大任务项目中,多学科人员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攻坚克难,发挥各学科的优势。

在新学院学生的考核方式上,前沿交叉科学学院的导师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包括阶段性任务安排与成果要求,涵盖了前期选题制定、中期成果考核目标等内容。

“我们还要实行超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郭田徳介绍,该学院将尽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一旦学生取得了创新性的科研成果,随时可以申请毕业。此外,在学生评价考核标准上,破除“唯论文”,不再以论文发表数量或者博士论文为毕业的硬性条件,学院正在探索以专利、科研成果应用等多种创新性成果作为评价标准。

郭田徳透露,该学院将进一步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在育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完成一系列的创新性改革。

“交叉学院教育方式的探索,既是学校的,更是你们和你们的导师的。”在前沿交叉科学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周琪说,成立前沿交叉科学学院是国科大探索教育、科技、人才培养变革之路的重大举措。学院首届学生作为中国科学院、国科大科教融合3.0新时代的“黄埔一期”,要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引领,从实践中找问题,在科学指导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塑造自身创新能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1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