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阳江“小孩哥(姐)”好燃!本土故事还能这样讲

近日,中国一对街舞“小孩哥”
火爆全网
向世界展示“华流”盛宴
3月3日,在Juste Debout世界街舞总决赛中,中国12岁的符隽熙和10岁的宋皓铭以少年组合的身份,在Hip-Hop成人组项目中闯入四强,创造了中国参赛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其间,他们“醉拳”等中华功夫表演融入舞蹈中,惊艳全场。
🔥🔥🔥

街舞是起源于国外的民间舞蹈
锁舞、嘻哈舞、霹雳舞、震感舞
多个类别

进入中国后,一度以“炫酷”为代名词
成为不少年轻人喜爱舞蹈运动之一


醒狮、川剧变脸、少林功夫……近年来,随着街舞行业不断发展,国人在学习、吸收街舞文化的同时,不断探索街舞与中华文化的可能性,充满“华味”的特色国潮街舞频频“出圈”,让中华传统文化以高燃形式焕发新生。

那么,阳江街舞“小孩哥”“小孩姐”
成长得如何?
阳江在街舞文化融合方面
又有哪些亮点?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孩姐”勇闯霹雳舞
2024年12月
阳江少儿街舞《唤醒》
在广东省第二届粤东西北舞蹈大赛中
荣获金奖
节目结合传统醒狮元素
向观众展示了一场活力动感的国潮街舞
图片
节目中,11岁小姑娘叶梓琳流畅利落地展现了一段地板技巧,赢得现场连连掌声。节目尾声,她高举海螺、吹响号角,让人不禁想到阳江地标——环岛渔女雕像“唤醒”,向众人展现阳江少年向阳而生、自信成长的精气神。
图片

邱悦怡 摄

在学街舞的道路上
叶梓琳也如渔女般
充满主见、坚毅无畏
回忆起她初学街舞的场景
其所在街舞培训机构的张老师
仍记忆犹新

“‘我不要学爵士舞!’当时,体验课还没结束,叶梓琳就满面愁容地从教室出来,目光却被对面的霹雳舞班所吸引。张老师回忆道,此后,叶梓琳执意要求学习霹雳舞,从基础到技巧进阶,坚持至今已有4年。

图片
“一圈、两圈、三圈……”
课堂上
孩子们一遍遍
重复着风车、托马斯等技巧
灵活的小身板时而在半空翻腾
时而以造型在地板上定格
“做技巧的感觉很爽!”当被问到练习的困难程度,学生刘六六(化名)拨开被汗水浸湿的头发,用稚嫩的声音轻描淡写地答道:“一个动作失败了就继续练,不知不觉就成功了。”说完,她回到教室,继续重复着新学习的技巧。
👍👍👍

对叶梓琳、刘六六来说
学习霹雳舞的过程像一场
充满趣味与成就感的“闯关旅程

面对这项难度极强
十分考验身体素质的舞种
甜美可爱的她们
以势不可挡的勇气与魄力

直面挑战

文化碰撞下的国潮街舞
2024年11月
由市文化馆选送的街舞《百世师》
在第七届“我最OK”
广东全民才艺大比拼活动中
夺得银奖
节目将传统舞狮精髓与街舞技巧融合
为现场观众带来
一场
多种艺术形式碰撞的视觉盛宴
图片
图片

其中,当“狮子”跃上由四人搭建的“高桩”时,台下观众不约而同地捏了把汗。“完成这个动作,不仅需要每个人迅速反应、收紧力量,还需默契配合,避免‘狮子’因不平衡而摔落。”参演者阿超表示,节目融入不少舞狮中的经典元素,虽有难度但很有新意,对参演者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舞狮讲究形神兼备,霹雳舞强调爆发力和节奏性,两者经编排可达成契合。”《百世师》编排者林显宏是一名有着10余年从业经验的舞蹈演员,工作令他有机会接触、学习各类表演形式,其中不乏舞狮技巧,正是因此,他产生了将所学技艺融入街舞的想法。

图片

舞台上,一个小小的身影格外显眼
林显宏7岁的儿子林乐俊
眼神坚毅、步伐坚定
跟在父亲身后做着一招一式
如一只新生的幼狮

“这次比赛经历能锻炼他的心智,也让他从中了解、学习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林显宏表示,林乐俊从4岁便开始学习街舞,父子俩亦师亦友,在日常“斗舞”中,体会街舞魅力与文化传承的韵味。

功夫梦”遇上“街舞魂”

哪个男孩没有“功夫梦”?
阳江这位“95后舞者李可铸
不仅探索“功夫+街舞”的形式
还将舞“”到了国外

图片

从小爱看电影《醉拳》,李可铸便时常对着电视机里成龙踉跄的样子,模仿“提壶斟酒”“白鹤探水”等招式。大学期间,李可铸也时常武术专业的朋友讨教技巧,学习武术动作。
既是街舞迷又是艺术生,凭借自身的艺术敏锐度,李可铸在韩国留学期间,开启了将一场醉拳、双节棍等中华功夫与现代街舞的艺术融合实验,并成为校园内的“文化使者”,以精彩巧妙的“功夫街舞”惊艳海外师生。

图片

毕业在即,李可铸将艺术融合的目光投向了阳江风筝他认为,家乡的风筝种类多样、各有特色。几何体线条结构为灵感,与舞蹈框架、动作流线等向糅合,或许能碰撞出有阳江本土韵味的火花。

这位天马行空的年轻人
计划着用肢体语言
演绎阳江风筝的起落翻飞

我们同样期待着
更多优秀的艺术融合作品
从这座滨海艺术小城中走出

文字、编辑 |  邱悦怡

校对 | 孙星准
审核 | 李宗君
终审 | 苏小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