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民和股份2024年财报:亏损收窄,但深加工业务仍难挽颓势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80字,阅读需4分钟

1.民和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为21.6亿元,同比增长4.1%,但归母净利润为-2.49亿元,亏损收窄。

2.公司核心业务依赖鸡苗,价格波动风险高,尽管通过加大熟食产业投资、开拓新营销渠道等方式应对,效果有限。

3.深加工业务拓展缓慢,盈利能力不足,未能有效弥补鸡苗业务的亏损。

4.此外,公司在产业链完善度方面存在不足,竞争力待提升。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3月28日,民和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1.6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为-2.4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86亿元有所收窄;扣非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减少34.39%。尽管亏损有所减少,但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深加工业务的拓展并未能有效扭转整体颓势。

图片

图片

核心业务依赖鸡苗,价格波动风险高

民和股份的核心业务是父母代肉种鸡的饲养和商品代肉雏鸡的生产与销售,商品代鸡苗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2024年,公司销售商品代鸡苗2.52亿羽,鸡苗售价略有上涨,但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直接影响公司业绩。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大熟食产业投资、开拓新营销渠道等方式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但效果有限。

鸡苗价格的波动不仅受市场供需影响,还与外部环境如禽流感等疫病密切相关。尽管公司加强了疫病防控措施,建立了完善的防疫体系,但禽流感对肉鸡行业的影响仍然是一个重大风险。一旦外部禽类动物疫病大规模流行,消费者对疫病的心理预期将直接影响鸡苗销售价格,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深加工业务拓展缓慢,盈利能力不足

民和股份近年来积极向产业下游鸡肉制品深加工环节拓展,报告期内,公司熟食及调理品业务持续快速发展,产销量不断提升,尤其是线下客户拓展较为迅速。然而,深加工业务的盈利能力仍然不足,未能有效弥补鸡苗业务的亏损。

公司通过非公开募集资金建设项目新增鸡肉熟食制品合计6万吨,但目前熟食制品的产量和市场份额仍处于较低水平。尽管深加工环节的利润较为稳定,但其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有限。报告期内,公司鸡肉制品销量为9.71万吨,虽然较去年有所增长,但相较于公司整体营收规模,深加工业务的占比仍然较小。

此外,深加工业务的拓展还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人工费用上涨的压力。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饲料原材料的采购量增加,受供求关系和国际环境变动的影响,饲料原料价格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对公司的成本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产业链完善度不足,竞争力待提升

民和股份已形成了父母代种鸡养殖、商品鸡养殖、商品鸡屠宰加工以及鸡肉熟食制品深加工、鸡粪等副产品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然而,公司在产业链中下游的薄弱环节仍然存在,未能充分利用产业链优势提升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年孵化1亿只商品代肉雏鸡孵化厂建设项目”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工作,开始为临沂地区客户就近提供商品代鸡苗。此外,“年存栏80万套父母代肉种鸡养殖园区项目”募集资金已经使用完毕,目前已经建成5个养殖场并逐步投入使用。然而,这些项目的推进速度较慢,未能及时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长。

公司在产业链完善方面的努力虽然值得肯定,但整体进展缓慢,尤其是在深加工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节,仍需加大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报告期内,子公司民和生物科技持续实践前瞻性科技创新部署,拓展延伸养殖废弃物多路径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储备,但这些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仍需时间,短期内难以对公司业绩产生实质性贡献。

总体来看,民和股份在2024年虽然通过多种措施减少了亏损,但核心业务依赖鸡苗、深加工业务拓展缓慢、产业链完善度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仍面临较大挑战。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