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地回春
我市广袤的田野上
春小麦播种工作
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不仅是一年农事的开端
更是我市调整传统种植结构
探索多元化种植的全新尝试
我市春小麦播种时间
通常在3月中旬左右开始
这一时期气温回升
土壤解冻
为播种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今年,铁岭县阿吉镇洪尧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在3月15日就进行了春小麦播种。“今年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00亩,比去年多种了1700亩。”洪尧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曲洪尧介绍,近两年,受市场行情和天气情况影响,合作社种植玉米效益一直不高,此次扩种也是基于去年春小麦产量高效益好,一亩地可产面粉350斤,收入千余元。
曲洪尧说:“农时不等人,进入3月份我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土壤情况,一旦条件合适,就得赶紧播种。早一天播种,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小麦的干物质积累,这对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非常关键。我们在播种的时候再喷洒一层液体地膜为种子保温,这样3月下旬播种,4月初出苗,6月下旬就可以收割了。”
为优化种植结构
我市各地
正在尝试种植春小麦
今年
我市春小麦种植
面积近5000亩
预计4月初
全市小麦春播全部结束
在春小麦品种的选择上
农民不断尝试新品种
追求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在银州区龙山乡西辽海村海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400多亩春小麦已经播种完毕。合作社理事长张玉峰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春小麦是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质品种辽春18号、辽春20号。这两个品种抗低温、耐密,亩产可达到800斤左右,每亩产量比普通品种提高50至100斤,磨出的面粉麦香味也更加浓郁。除了选择良种,在省农科院的支持下,合作社种植的春小麦还采用了加大种植密度、施用调节剂矮化植株等先进技术。
“每年在春小麦播种的季节,省农科院作物所的专家都会走进田间地头,对下种量和种植深度等进行专业指导。”张玉峰说,良种配良技,奠定了合作社春小麦丰收的基础。
由于辽春18号、辽春20号
鑫立麦1号等品种
具有抗低温、耐密
产量高等特点
已成为我市广大农户
主要种植的春小麦品种
在种植技术方面,小麦早播密植生产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成为主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葛维德介绍:“种植的春小麦6月下旬就可以收割,这样农民还可以利用土地再种植一茬作物。我们今年和铁岭市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大面积推广春小麦复种早熟大豆种植模式,春小麦收割后,紧接着种植早熟大豆,这样一年可以收获两茬作物,收益比单种玉米和单种水稻要高。现阶段,在铁岭县、调兵山市的一些大型合作社已经大面积推广,并基本完成了春小麦的播种工作。”
为保障春小麦播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发挥作用,通过举办春小麦播种现场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市气象局也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发布农业年景预测、大田作物适播期预报、气象保障服务、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让农民能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今年,调兵山市晓明镇益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春小麦800亩,合作社理事长杜振江说:“在调兵山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引导下,合作社第一次种植春小麦,这对合作社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打破了单纯种植玉米的局限性。小麦收割后,我们计划种植黑河45、年豆9号两个早熟大豆品种。在这两茬作物的播种、收割以及各个生长关键期都会有省市农科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所以产量上有保障,再加上种植补贴,在经济收入上肯定能实现提升,这也为我们以后的农业生产开启了增产增收的新思路。”
春小麦播种
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协作
是科技与传统的融合
更是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春耕时节
在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春小麦的种子正在播撒
期待着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
茁壮成长
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
为我市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铁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袁海洋 李林峰
编辑 ▏罗晓曦 责任编辑 ▏姜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