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4

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那些年痘痘在脸上留下的凹凹凹凹,怎么能长回去?赶紧看这篇!

痤疮(痘痘)是困扰无数人的皮肤问题,但比痘痘更令我们头疼的,往往是它们留下的“纪念品”——痤疮瘢痕。


据统计,约30%-95%的痤疮人群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今天,我们来讲讲应对方案。



痤疮瘢痕是如何形成的?



皮肤发炎、出现创面后,身体自我修复的过程有点像补墙——一边清理旧的坏的部分(基质降解),一边补上新的(胶原生物合成)。


当这两个步骤没配合好,出现了失衡,就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瘢痕,下文会展开说。


图片


虽然长痘痘后很容易留下瘢痕,但并不是所有痘痘都会变成瘢痕。至于什么样的痘痘更容易留疤,背后的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


有一种理论认为,瘢痕形成可能与“炎症反应的性质”有关。当痤疮炎症发生时,免疫系统会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对抗敌人”。若炎症反应剧烈或处理不当(如挤痘)会破坏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从而导致瘢痕的发生。


痤疮瘢痕常见的高危因素有:重度痤疮(如囊肿型)、反复挤痘、瘢痕体质、延迟治疗等。



不同的痤疮瘢痕,治疗措施不同



根据形态学,痤疮瘢痕可分为“萎缩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


1、萎缩性瘢痕


这种痤疮瘢痕最常见,是由真皮中胶原的破坏和丢失导致,表现为皮肤凹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痘坑”。目前认为,真皮深层的破坏性炎症及随后的收缩可导致凹陷状外观。


萎缩性瘢痕又可细分为如下亚类:冰锥型、滚轮型,以及箱车型。


图片


冰锥型痤疮瘢痕:通常窄(<2mm)而深,且边界清楚的瘢痕束延伸至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冰锥型瘢痕通常在上皮表面较宽,越往深处越窄。



滚轮型痤疮瘢痕:通常比冰锥型瘢痕更宽(4-5mm)、更浅,在其他方面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呈波浪状外观。皮肤表面的高低起伏是由真皮与皮下组织的纤维附着异常导致。



箱车型痤疮瘢痕:其基底比冰锥型瘢痕宽,往深处不逐渐变窄。这些圆形或椭圆形皮肤凹陷具有清晰的边缘,可浅(<0.5mm),可深(>0.5mm)



2、增生性瘢痕


红色或肉色凸起,局限于原损伤区域,常见于下颌、胸背部。 



如果呈现超出原损伤范围的“肿瘤样”凸起,质地坚硬,伴瘙痒或疼痛,那么需要考虑是不是“瘢痕疙瘩”。


3、“痘印”


另一种痤疮后的情况是炎症后色素沉着(PIH),也就是“痘印”,严格来说不属于“瘢痕”,表现为褐色/红色斑片,可随时间淡化。



萎缩性痤疮瘢痕的治疗:从淡化到修复



虽然多种治疗方法可减轻痤疮瘢痕的凹凸不平,但没有哪种治疗可以完全去除痤疮瘢痕。


💡接受痤疮瘢痕治疗前,通常应提前了解这几点: 


1.痤疮瘢痕极少能完全去除;


2.为获得最佳改善效果,可能需进行多次操作;


3.根据所选的治疗方式,可能需要一段恢复期,例如传统的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可能需要长达2周的恢复期;


4.为获得最佳的效果,通常需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痤疮瘢痕的类型和程度、个人对修复期的耐受时长。


接下来展开聊聊治疗方法。


1. 点阵激光


点阵激光是目前治疗痤疮瘢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点阵激光是一种利用激光能量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小的热损伤区域(微孔)的技术。它分为剥脱性和非剥脱性两种。


  • 剥脱性点阵激光(如CO₂点阵激光):通过局灶性气化皮肤表层组织,并刺激深层胶原蛋白重塑。

  •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如1565nm点阵激光):通过热效应刺激胶原蛋白新生,而不损伤表皮。


👉效果:剥脱性点阵激光对冰锥型箱车型瘢痕效果显著,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可能出现色素沉着等副作用,能够改善皮肤整体质地,减少瘢痕的凹陷程度。


👉适用人群:适合中重度凹陷性瘢痕,对术后恢复时间不太敏感的人群,因为剥脱性点阵激光的恢复期较长(通常需要1-2周)


👉优点:效果显著,尤其是对深层瘢痕。


👉缺点:术后恢复时间长,可能出现色素沉着、红肿等副作用。


2. 黄金微针


黄金微针是一种结合了微针技术和射频能量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微针将射频能量传递到皮肤深层,刺激胶原蛋白新生和重塑。


👉效果:黄金微针对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改善效果良好,术后色沉风险更小,恢复时间更短。


👉适用人群:适合对术后恢复时间敏感、皮肤较薄或容易色素沉着的患者。


3. 微针(mts)


微针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滚轮式微针或电动式微针在皮肤上制造微小的创伤,同时可结合外用类人胶原、透明质酸等,刺激皮肤自我修复,促进胶原蛋白新生。


👉效果:微针治疗对轻度痤疮瘢痕效果较好,且色素沉着的风险极低,适合深色皮肤人群。


👉适用人群:适合轻度痤疮瘢痕,尤其是对色素沉着敏感的人群。


👉优点:恢复快,色沉风险低。


👉缺点:对深层瘢痕及严重痤疮瘢痕效果有限,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4. 注射治疗


注射治疗主要包括玻尿酸(HA)聚左旋乳酸(PLLA)


  • 玻尿酸:通过填充凹陷部位,使皮肤表面变得平整。

  • 聚左旋乳酸(PLLA):即“童颜针”,这是一种无免疫原性且可生物降解的合成聚合物,通过异物反应增加成纤维细胞数量,从而诱导胶原蛋白生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皮肤质地。


👉效果:对滚轮型痤疮瘢痕效果较好,但需要定期补充(玻尿酸通常需要每6-12个月补充一次)


👉适用人群:轻中度痤疮瘢痕患者;对滚动型痤疮瘢痕良好,对微创治疗有需求的人群。


👉优点:微创,恢复快。


👉缺点:需要定期补充,费用较高。


5.化学焕肤


化学换肤是通过使用化学剥脱剂(如水杨酸、果酸、三氯乙酸等)加速皮肤表层细胞的更替,促进皮肤再生。


👉效果:浅表性瘢痕和色素沉着有一定效果,但对深层瘢痕效果有限。


👉适用人群:适合轻度痤疮瘢痕和色素沉着患者,希望改善皮肤整体质地,并且伴有轻度痤疮人群。


👉优点:操作简单,费用较低。


👉缺点:对深层瘢痕效果有限,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6. 超皮秒激光


超皮秒激光是一种超短脉冲激光,能够通过光声效应,精准作用于皮肤中的色素和真皮胶原,在真皮胶原中产生空泡,刺激胶原蛋白新生。


👉效果:浅表性瘢痕和色素沉着效果好,能够改善皮肤整体肤色及质地。对深层瘢痕也有一定效果,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适用人群:适合轻中度痤疮瘢痕伴有痤疮色沉的患者,对微创治疗有需求的人群。


👉优点:精准治疗,恢复快,色沉风险低。


👉缺点:需要多次治疗。


7. 皮下分离术


传统上,该手术使用三棱皮下注射针来松解导致凹陷性瘢痕的皮下纤维带,不过也有使用传统针头和钝性刀片等其他器械的情况。


该方法将针头水平置于皮下组织上层,然后沿皮肤平行方向轻轻来回移动,以松解纤维带。这会导致皮下出血,形成的血凝块在组织中形成潜在空间,从而抬高瘢痕组织内的皮肤。


因此,当该区域愈合时,新形成的胶原蛋白会与周围皮肤表面更平齐。通常需要多次治疗。


事件包括暂时性肿胀和皮下出血,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皮下结节。


👉适合人群:皮下分离术对滚轮型痤疮瘢痕效果最佳,对箱车型痤疮瘢痕和冰锥型瘢痕效果较差。



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如何治疗?



治疗思路和萎缩性瘢痕很不一样,有这三种:


1.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5-氟尿嘧啶局部皮损内注射软化平复增生性瘢痕。 


2.加压疗法:配合硅胶贴片抑制增生。 


3.手术切除+放疗:针对顽固性瘢痕疙瘩。 



长痘痘时,怎么做能减少痤疮瘢痕的风险?



1. 痤疮期及时干预:中重度痤疮有瘢痕形成风险的情况时,尽早使用维A酸、抗生素等药物控制炎症。早期有效的痤疮治疗是预防和减少痤疮瘢痕的最好方法。


2. 避免挤压脓疱、炎症性皮损:挤压可能会加重炎症,增加瘢痕风险。 


3. 严格防晒:紫外线会加剧色素沉着和胶原损伤。



总结



痤疮瘢痕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人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瘢痕类型、皮肤状况、个人需求。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选择建议:


  • 中重度凹陷性瘢痕:点阵激光、黄金微针。

  • 轻度痤疮瘢痕:微针、注射治疗、化学换肤。

  • 对微创治疗有需求:黄金微针、聚左旋乳酸、超皮秒激光。

  • 希望改善肤质:聚左旋乳酸、超皮秒激光、黄金微针等。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建议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早期有效的痤疮治疗是预防和减少痤疮瘢痕的最好方法。


图片

卓正皮肤科医生 陆军军医大学博士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参考文献

1.Boen, M; Jacob, C.A Review and Update of Treatment Options Using the

Acne Scar Classification System.DERMATOL SURG.2019-03-01;45(3):411-422.

2.Tahiliani, S; Mysore, V; Ganjoo, A; Patil, CY.Practical Aspects of Acne Scar Management:ASAP 2024.Cureus. 2024-03-01;16(3):e55897.

3.Boen M, Jacob C: A review and update of treatment options using the acne scar classification system .Dermatol Surg. 2019, 45:411-22.

Kravvas G, Al-Niaimi F: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eatments for acne scarring. Part 1: non-energy-based techniques. Scars Burn Heal. Scars Burn Heal. 2017-01-01;3:2059513117695312.

4.Lanoue J, Goldenberg G: Acne scarring: a review of cosmetic therapies . Cutis. 2015, 95:276-81.

5.Jacob CI, Dover JS, Kaminer MS: Acne scarring: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review of treatment options . JAm Acad Dermatol. 2001, 45:109-17.

内容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