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3

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Molecular Cancer】国外学者发文:头颈鳞癌药物靶点及潜在预测标志物

图片
图片

【导读】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HNSCC)是一种严重且常致命的疾病。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低。

3月22日,德国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在期刊《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EGFR-mediated local invasiveness and response to Cetuximab in head and neck cancer”,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与scRNA-seq数据集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特异性调控网络进行比对,从基因表达数据中推断出了局部侵袭的基因调控网络(invGRN),该网络在萌芽肿瘤中过度表达。恶性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和 invGRN 由新定义的具有预后价值的 EGFR 活性亚型诱导,这些亚型由双调蛋白(AREG)和表皮调节素(EREG)促进。尤其是,SPHK1 的联合抑制对西妥昔单抗介导的侵袭阻断具有协同作用,且所选 fDEGs 的高表达与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和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HNSCC)患者对西妥昔单抗的反应相关。本研究描述了一个可操作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的局部侵袭网络,并确定了具有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HNSCC)对西妥昔单抗反应潜力的可药物作用靶点。

图片

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25-02290-1#Abs1

研究背景

 01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常进展为复发性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R/M-HNSCC),几乎无治愈手段,生存率极低。根据目前的治疗指南,一线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PD-L1)的表达情况。PD-L1 阴性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为 TPEx 方案,即顺铂、多西他赛与抗 EGFR 抗体西妥昔单抗联合使用。二线治疗中,西妥昔单抗可作为单药治疗或与紫杉醇联合使用。然而,由于不到 20% 的患者能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基于 EGFR 的治疗中获得长期益处,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手段来应对 R/M-HNSCC 的挑战。然而,迄今为止最大的试验并未显示出临床意义显著的疗效。具体而言,部分上皮间质转化(p-EMT)中恶性细胞比例的增加与淋巴结转移和总生存期(OS)缩短相关。EMT 通过破坏细胞间接触促进肿瘤出芽(TB)和扩散、治疗抵抗以及干性特征,从而增强迁移和侵袭能力。研究人员对匹配的原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和局部复发病例进行比较,发现基底分子亚型(BA)占主导地位,且复发时频繁向 BA 转换,并与 p-EMT 和低氧相关。

EGFR 介导的局部侵袭的基因调控网络

 02 

通过比较 FaDu 和 Kyse30 细胞侵袭细胞与对照处理细胞的差异基因表达,研究人员上调最显著的 5% 和下调最显著的 5% 的基因进行了比较分析。invGRN 确定了 INHBA、SNAI2、ITGB4 和 ITGA5 是 FaDu 和 Kyse30 侵袭细胞中共同诱导的调控枢纽。研究人员使用伏索利肽竞争性抑制 INHBA 同源二聚体基因产物(Activin A)可减少 FaDu 细胞中 EGFR 介导的局部侵袭,而与重组 Activin A 共处理可逆转这种抑制作用。LAMB3 和 LAMC2 是组成 ITGB4 配体层粘连蛋白 5(LN5)的三个基因中的两个,它们由 INHBA 诱导。用重组 LN5 进行补充可逆转伏索利肽的作用,SPHK1 的酶产物(S1P)也有同样的效果。因此,invGRN 在调节 EGFR 介导的局部侵袭方面具有交互作用。

图片

侵袭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基因调控网络

研究结论

 03 

综上,本研究呈现了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介导的局部侵袭的全面分子景观,包括调节 EGFR 活性的亚型、治疗靶点候选物以及预测性标志物,这将推动新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参考资料:

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25-02290-1#Abs1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微信号:zhuanhuayixue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